【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关注守望新教育,一起守望真善美】
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的区别是什么?
作者|李志欣
教师的教科研兴趣与能力、教师生命运动的轨迹,一定离不开读书与写作,特级教师李志欣与各位同行共勉!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真理,是自然规律。教师生命运动主要有两种,一是肢体器官的运动,可以说是体力劳动或锻炼身体;二是思想精神的运动,无非就是就是读书、思考、研究、写作与创造。读书与写作是一般教师主要的生命运动轨迹。不管是躯体的运动,还是思想的运动,都可能影响生命的正常行走轨迹。
新教育实验的教师成长——书写教师的生命传奇
中国教育报:“新教育实验”给教师带来了什么?——给教师有迹可循的成长路径,让教师的成长清晰可见!
教师是灵魂的守望者,是我一直的生命信念。教育本身是美好的事业,但是这只是表层的照面,实质的教育应该是“基于每个生命成长”的。真正意义上的言传身教是教师个人成长的教学。唯有定点如此,才会感到教育的美好,才会想到自己思想与精神的自然运动。
所谓“教师的专业成长”,或者说其根本,是教师的生命运动。教师这个职业,是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终身学习者的。
教师生命的常青在于读书
对教师而言,读书首先是对自己生命成长的一种积累和完善,是对自己精神世界的一种重建和修补。只有完成自己的生命成长,进而才能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一个读书的老师,往往是一个有比较强烈的职业幸福感的老师。
黄庭坚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苏东坡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汉朝的学者刘向说过一句话,“书犹药也,可以治愚。”这就是读书所蕴含的生命运动机理。
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的区别:教师课堂教学的广度,取决于教师教学视野的广度;课堂教学的深度,取决于教师教育思想的深度;课堂教学的高度,取决于教师道德情操的高度;课堂教学的厚度,取决于教师文化积淀的厚度。我感觉主要就是看他们是否读书,读什么样的书,怎么读书。教师生命的常青在于读书。
吴非:阅读量不足,诸事皆废——阅读铸造有教育尊严的教师
向着明亮那方——“新教育·明师班”学员经典阅读与电影推荐目录
用写作改变职业状态吧!
每一个人都不能够延展自己的生命长度,但是可以增加自己生活的高度,可以丰盈和延展自己生命的厚度、宽度。而写作是最好的方式。通过白纸黑字,我们可以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穿行,可以同时抵达此间和远方。
用写作改变我们的职业状态吧!每个老师,站上讲台,可能一讲就是二三十年。那么在这二三十年的工作时间里,每个老师可能要上数千乃至上万堂课,第一堂和最后一堂,自己的这堂课和别人的那堂课,肯定是不一样的。无论是教学的方式,还是方法,无论是教学的过程、得失,还是感受、体验或者是教训,如果没有记录,到最后退休的时候,我们用什么来证明自己曾经上过成千上万堂课?我们用什么来证明我们曾经站在讲台上,曾经教过那样多的学生?这是很多一线教师需要郑重思考的命题。
我们写下的词语和句子,首先改变了我们自己,改变了我们的感受,改变了我们的心情,改变了我们对教育的理解、态度。然后,如果这些文字被远方的人看到,被别人看到,我感觉,它也会改变他们的感受,改变他们的心情,然后改变他们对教育的理解和态度。这是一种非常美妙的事情。
另外一方面,写作其实就是一种思考,教育写作就是对自身专业工作的一种反思,这也是对专业能力的一种提升。叶澜老师也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但是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如果说,实践成就教师的底气,阅读滋养教师的灵气,思考促进教师的锐气,那么,写作造就教师的名气。每个人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以生命中的每一天,每件事。我也期待,每个教师都在书写自己的教育史,以每一堂课、每一天的教学、每个学期的工作、每一届学生。
教师要教书、读书,更要写作,
朱永新:写作创造美好生活
王志江:写作,开启一段自我超越的旅程——新教育K12卓越课程系统学科写作探索
哪怕读者只有自己一个人!
教师要教书,要读书,更要写作,哪怕读者只有自己一个人!我们读的一本书,我们写下的一个词语,一个句子,可能都是对中国教育的一种改变。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是对民族未来的担当。
我读书遵循“三个一”读书原则。简述如下:
1.翻烂一本经典。不管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也不管是教育的还是文学的,你可以选一本最爱,反复读,把它读透,掌握其精神实质所在。
2.主攻一个专题。主攻一个专题,六个月到一两年,你就会成为这方面的专家。而且由一个主题拓展到多个主题,这样就会触类旁通,快速地将“一口井”变成“一个湖”。
3.精研一位名家。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工作需要、任教学科、性格特点等来确定一位重点学习对象,收集这位重点学习对象的所有资料,长期研究,掌握其最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并在实践中应用。
伴随着我工作岗位的变化,我的阅读会有一些变化。比如担任英语教师和班主任工作时,我会着重阅读有关英语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经验方面的书;担任校长期间,我会选择一些国内外管理方面的书,甚至会选择一些企业管理方面的书阅读。
我对读书的整体感觉就是根据需要选择阅读书目,当然这是初步的阅读经验。比如,下面这些书目是我2015年阅读过的:《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教学勇气》《正面管教》《学校会伤人》《儿童的人格教育》《课堂生活的叙事研究》《基于学生心理机制的学习反馈》《为思维而教》《道德领导》《课程领导》、《教师领导与学校发展》《精彩观念的诞生》《批判性课程》《一个叫做学校的地方》《台湾教育的重建》等。
后来,随着自己阅读数量、阅读能力、阅读兴趣与思想观念地不断丰富和提升,阅读面变得越来越广,对书的选择也变得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有个性。我的感觉是,我会选择我生命需要的书,而不仅仅是一些专业的书了。这是我最近阅读完的书:《孩子:挑战》《乌合之众》《学会关怀——教育的另一种模式》《重塑组织——进化型组织的创建之道》《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个人的朝圣》等。
阅读是教师专业化的根本路径,专业阅读造就幸福教师——教师专业阅读地图:中国中小学教师基础阅读书目
我读书主要有四个时间段:一是在行走中阅读。当我外出学习或旅游时,我都会带上一本书,或杂志、或小说、或专业方面的书、或名著、或休闲的书等;二是在睡觉前阅读,我已经养成了一个不会再改变的习惯,就是临睡觉前一定会阅读几篇文章;第三,在研究中阅读,因为自己教育教学的需要或学校改革创新的需要,我都会申报一至两个研究课题,为此,我也会根据研究的课题的需要,“被迫”阅读一些书,阅读的时间也是根据任务的需要驱动。
同时,我还坚持在零散时间阅读报刊杂志,关注几个专业的微信公众号。这样,我的阅读量得到了保障,为顺利写作打好了基础。
我是一名英语老师,对我来说写作并不是特长,但是,不管写得好与差,我的优点就是坚持写。刚开始,我以写英语教学方面的论文为主,以后开始涉及一些管理类文章。现在,除非需要,我一般写一些教育随笔或教育故事类文章。
之所以格外厚爱随笔,因为我深知,撰写随笔是一种最好的反思行动。反思教学有利于教师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有利于教师提升理论水平、拓展知识层面、推动教育教学创新。
什么可以让一名好老师更优秀?什么样的老师最受欢迎?——来自学生的回答
一个优秀的老师就是一个优秀的“链接师”——教学的核心
一个善于反思的老师,一定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肤浅的知识、狭隘的经验。有反思的学习,是教师为解决问题而进行的创造性学习,经过理论的重建,知识的积累,从而达到解决问题、改革创新的目的。
每一堂课结束,包括自己授课、听课、评课等,我都会主动撰写教学反思;每一次外出学习,回来后我的第一任务就是要完成自己的学习反思;关于自己的教育教学主张与经验,我也会积极进行梳理、提炼,形成文字。在此基础上,我会围绕自己的研究主题,申请课题进行实践研究。每一篇反思文章,我都发在我的博客和微信公众号里,供大家批评指正,并大胆向纸质媒体投稿,力争更多文章能够发表或获奖。
撰写反思已经成了我的日常生活方式,成了助推我成长、改进我的教育教学策略的有力工具,用它我学会了用自己的声音对各种教学策略的情境做出解释,这种解释可以使我更清醒地看到自己的教学决策过程,发现适合自己行动的最佳方案。
我的成长,我的研究能力,就在阅读与写作中不知不觉地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并且化为了我自觉的行为。我今后的成长愿景:思想建构——做教育文化的发展者;精神缔造——做教育理想的守望者;工作目的——做人性完善的培育者;专业发展——做先进理论的学习者;行走方式——做打破僵局的研究者;教育推进——做体验幸福的生活者。
而作为校长,我想进一步重申,如想引领教师自主成长,能够让其超越功利走上自觉学习与研究的道路,就必须尊敬他们的专业话语权,重视他们的改革创新成果,促进他们的成果转化为产品,关注他们的精神成长,解放他们的职业生命兴趣。
当专业研究兴趣变成教师成长的内驱力和生命成长的终生信念时,他们就会敢于突破学校体制的框架,大胆地追逐自己的教育梦想,不断开拓自己的空间。
李镇西:教育写作是为什么?——兼谈三类教育教师的写作(您是哪一类)
李庆明:一个校长的哲学阅读档案——做根“会思想的芦苇”不容易
文东茅:学会选择,走向遵从本心的自主人生
作者 | 李志欣,特级教师,北京市育英学校密云分校校长。来源 | 节选自《优秀教师的自我修炼——给青年教师的成长建议》。转自 | 中国教育报好老师、守望新教育。
“教育界的诺贝尔奖”——为什么是朱永新和新教育实验?
中国教育报:“新教育实验”给教师带来了什么?——给教师有迹可循的成长路径,让教师的成长清晰可见!
如何营造书香校园?——没有书香充溢的校园,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校
程介明:从朱永新“新教育”看到的——创造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的“长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关于发展团体会员、个人会员的通知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帮助师生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同道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实验, 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 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继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