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香飘闽江畔 千载流芳蜜饯甜
创始人
2025-06-06 11:04:44
0

在闽江畔,那独特的橄榄香悠然飘洒。橄榄,历经岁月洗礼,在这片土地上散发着千年的芬芳。它不仅仅是一种果实,更是闽江文化的象征。而与之相伴的蜜饯,更是将这份甜蜜传承千年。那蜜饯,色泽诱人,口感醇厚,每一口都仿佛能品味到历史的韵味。它承载着闽江儿女的智慧与勤劳,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橄榄香与蜜饯甜相互交融,如同闽江的波澜与宁静,共同书写着这片土地的传奇,让那千年的美好在时光中流传,为人们带来无尽的慰藉与享受。


蜿蜒的闽江水流过闽侯的青山沃野,代代匠人用千年时光,将一粒粒青果慢慢蜕变成一颗颗琥珀色的蜜饯,这便是闽侯橄榄蜜饯。

这蜜饯,曾是唐朝时进贡皇帝的贡品,是明清商船上的珍宝,如今更是福州郑氏匠人掌心温热的传承。

橄榄香飘闽江畔 千载流芳蜜饯甜八闽首邑闽侯是“中国橄榄之乡”。洪明灯 摄

千年贡品的前世今生

闽侯橄榄,生长在闽江两岸的青山间,沐浴着19.5℃的温煦日光,吮吸着1673.9毫米的丰沛雨露,在240天无霜期的温柔里慢慢生长。闽侯与橄榄的缘分,早在唐代以前便已缔结。

据《八闽通志》记载,唐朝时福州府将橄榄列为土特产贵品之一,并进贡给皇帝,一般人无缘品尝。晚唐五代时期,专营橄榄贸易的“青果船”在橄榄成熟时,将福州的清甜送往苏杭、京师。

宋代张世南在《游宦纪闻》中,将福州“丁香”橄榄列为全国之冠,为闽侯橄榄烙下品质认证。

明清时期,从闽清水口至福州市郊的橄榄林带绵延百余里,成就橄榄“朝廷贡品”与“北地商货”的双重身份。

民国初期,闽侯檀香橄榄通过海运销往上海。民国版《闽侯县志》记载:“橄榄出福州甘蔗洲,芋原八十里间,沿麓树之。”

根据1957年统计资料,闽侯全县橄榄种植面积1922亩,产量达3750吨,占当时全省橄榄总产量的47%。1996年秋,闽侯县因盛产橄榄,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发展部、中国农学会特产经济专业委员会评为“中国橄榄之乡”。

目前,闽侯全县橄榄种植面积约5万亩,年产量约3万吨,年产值约4亿元。据不完全统计,闽侯橄榄产量占全国五分之一以上,全国每4粒橄榄中就有1粒来自闽侯。闽侯橄榄产业已形成种植、加工、文旅融合的立体格局,并拥有“橄榄文化节”“非遗体验游”等文创品牌带来的持续赋能。

橄榄蜜饯制作流程:

橄榄香飘闽江畔 千载流芳蜜饯甜

橄榄香飘闽江畔 千载流芳蜜饯甜

橄榄香飘闽江畔 千载流芳蜜饯甜

橄榄香飘闽江畔 千载流芳蜜饯甜①清洗 ②磨皮 ③拷扁 ④糖制

橄榄香飘闽江畔 千载流芳蜜饯甜⑤蜜饯成品

非遗技艺里的文化密码

橄榄的苦涩回甘,恰似中华文化中“良药苦口”的哲学隐喻。

南宋名相李纲在《尝新橄榄》中以“蠲疴毒药宁便舌,逆耳忠言却利行”的诗句,将橄榄的滋味与家国情怀交织;明代《群芳谱》赋予其“谏果”“忠果”的雅称,让一颗果实承载起士大夫的品格追求;在闽江畔的村寨里,民间歌谣《一粒橄榄》以质朴的比喻唱响婚恋悲欢,让橄榄成为市井生活的情感符号。

真正让入口苦涩的青果化作人间美味的,是匠人世代相传的蜜渍技艺。唐朝时,人们为解决橄榄鲜果不耐保存的问题,将鲜果浸入蜂蜜以防腐、保鲜、增添甜味,蜜渍过的鲜果可视为蜜饯最早的雏形。

自1921年起,闽侯橄榄蜜饯制作技艺主要由福州大世界天然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郑蝉玉所在的郑氏家族不间断传承了上百年,他们不仅保持了橄榄蜜饯正宗的风味和特色,也让闽侯橄榄蜜饯所承载的文化代代相传,历久弥新。这项技艺于去年入选福州市级非遗项目。

这项技艺具体操作流程为:橄榄清洗—磨皮—拷扁—糖制—晒制。

第一步,将颗粒饱满的橄榄鲜果放入清水中洗净备用;第二步,为橄榄撒上适量粗盐,用双手均匀摩擦,粗盐能除去橄榄的蜡质皮层,以便后续糖更好地渗入果胚。

拷扁和糖制是整个工序中最具特色和难点的环节,决定着成品风味的好坏。拷扁讲究橄榄两半裂开不分离,且橄榄核不掉出。用石锤子拷扁,太重或太轻都达不到标准。拷开后的橄榄放在锅里热烫10分钟,杀青后捞起,放入陶瓷缸中,将熬好的糖水与香料一并倒入缸中,前后提糖6次。橄榄自身的苦涩与不断提升的糖味在25天的腌制中慢慢融合,形成独特风味。

最后,把腌制好的橄榄从缸中捞出晾晒透。这份造型优雅、质地脆嫩、酸甜适中的闽侯橄榄蜜饯便制作完成。

橄榄香飘闽江畔 千载流芳蜜饯甜闽侯福田村村民在挑拣橄榄。

千年蜜饯的古艺新传

当非遗技艺邂逅现代科技,闽侯橄榄蜜饯也踏上了创新之旅。

郑氏家族自主研发的单体速冻技术取代了传统盐腌工艺,避免了盐水污染,最大限度保留了橄榄的营养;太阳能热泵烘干技术替代了传统自然晒制,让生产不再受制于天气,更加卫生、节能、环保、安全。

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同时,郑氏家族让闽侯橄榄蜜饯积极拥抱现代口味。咸的、辣的、五香……各种风味应运而生,满足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的味蕾需求。

橄榄香飘闽江畔 千载流芳蜜饯甜闽侯大目埕村橄榄树下休闲空间。记者 石美祥 摄

除了蜜饯,更多橄榄制品诞生:清酒榄中融入葛根与枳椇子,解酒功效更佳;无糖橄榄汁则是对当下健康生活理念的完美诠释……

2008年起,郑氏家族将这些承载着千年故事的橄榄制品,远销美洲、澳洲,让世界的味蕾记住了这份来自闽江畔的甜蜜。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福建文化,感受闽侯风情,橄榄蜜饯的包装盒上印上了福州上下杭的古韵、泉州双子塔的雄姿、龙岩永定土楼的奇观等。

当您打开一盒闽侯橄榄蜜饯,品尝的不仅是那份苦尽甘来的甜蜜,更是闽江畔生生不息的文化脉动。(记者 陈木易/文 林双伟/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百人剧组走街串巷,电影《嵩口... 百人剧组走街串巷,电影《嵩口镇》永泰热拍—— 解码乡村振兴的“嵩口模式” 蜿蜒古朴的鹤形路上,游...
联通乡村振兴服务站在闽清塔庄揭... 深挖数字潜力 共享数字红利联通乡村振兴服务站在闽清塔庄揭牌近日,闽清县塔庄镇数智赋能乡村振兴战略合作...
仓山晋安为一线劳动者送清凉 为切实关爱高温下坚守岗位的新就业群体,传递城市温度,15日上午,仓山区委社会工作部、仓山区新时代文明...
第56期古厝大讲堂举行 蔡襄曾... 15日晚,福州晚报编委、福州市政协文史研究员危砖黄,在第56期古厝大讲堂上作了题为《蔡襄、曾巩在福州...
福州出台若干措施促进生产性服务... 支持福州机场打造国际枢纽机场到2027年航空客运量全年突破2000万人次,培育壮大创新群体,到202...
第四届福州茶交会9月5日登场 ... 第四届福州茶叶交易会将于9月5日至8日在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第五届福州茉莉花茶文化节同期举行。据了...
福建36所民办高校年检结论公布 近日,福建 36 所民办高校年检结论正式公布。此次年检旨在全面评估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师资队伍、教学...
广州白云山体滑坡搜救仍在继续 ... 广州白云山体滑坡的搜救工作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周边近千居...
1120万!福建下达财政资金,... 1120 万!福建下达财政资金,用于推动一系列重要项目和民生事业的发展。这笔资金如同一场及时雨,洒向...
热到破纪录!四川重庆等地高温超... 热到破纪录!四川重庆等地高温超 40℃,立秋后依旧炎热。立秋本应带来秋意渐浓,然而这些地区却仿佛被高...
正在公示!福建拟推荐这些集体和... 正在公示!福建拟推荐一批优秀集体和个人获全国荣誉。这些集体在各自领域展现出卓越的成就和贡献,如在科技...
千城百县看中国丨福建:福州三条... 《千城百县看中国丨福建:福州三条簪》在福建福州,那三条簪如璀璨明珠般闪耀。其一,精致的簪身蕴含着千年...
福州这些“夜玩点” 让你告别“... 福州的“夜玩点”丰富多样,让你轻松告别“空调瘫”。三坊七巷在夜晚灯火辉煌,古色古香的建筑散发着迷人韵...
福州爱尔眼科医院院长高朋芬博士... 福州爱尔眼科医院院长高朋芬博士成功当选福建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常务委员,这是对她卓越眼科专业成就的高度...
刚刚!38.4℃!马上抵达福建... 刚刚!那令人瞩目的 38.4℃数值仿佛一道炽热的闪电,瞬间在人们的视野中划过。它如同一股炙热的浪潮,...
2025年普通类高职(专科)提... 2025 年普通类高职(专科)提前批征求志愿将于 8 月 7 日开启填报。这是考生们在高考录取过程中...
福州发布支持建设“海峡青年发展... 福州重磅发布支持建设“海峡青年发展型城市”的第二批举措。这些举措涵盖多个关键领域,旨在为青年群体提供...
重磅!中办、国办印发《整治形式... 重磅消息!中办、国办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这一举措具有重大意义,旨在切实减轻基层...
福建鲍鱼迎来丰收季 如何挑选到... 福建鲍鱼迎来丰收季,这是海鲜爱好者的福音。那么,如何挑选到最新鲜的福建鲍鱼呢?首先,看外观,新鲜的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