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州市科技活动周主会场活动盛大举行。活动现场氛围热烈,各类科技展品琳琅满目,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参观。展示区中,先进的人工智能设备展示着未来科技的魅力,互动体验区更是人气爆棚,市民们踊跃参与,亲身体验科技的神奇。科普讲座区座无虚席,专家们深入浅出地讲解着科学知识,让人们对科技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此次主会场活动为福州市民搭建了一个感受科技魅力、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平台,进一步激发了市民对科技的兴趣和热爱。
福州市科技活动周主会场活动举行
福州科技馆变身“未来世界”
福州市科技活动周5月24日启幕,将持续至31日,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普惠民活动在全市铺开。
市民体验AI中医脉诊仪。
用AI中医脉诊仪把脉诊断身体潜在疾病、看人形机器人和机器狗跳舞……27日,走进位于福州科技馆的福州市科技活动周主会场,宛如来到未来世界,人工智能、生物科技、低空经济等领域的“明星”齐聚一堂,为市民献上一场沉浸式的科技狂欢,十大主题展区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如何让科技“活”起来。
本次活动由市科技局、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共同主办,以“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
宇树机器人和小朋友互动。
海马“游”到现场 茶叶飘出“数字味”
“海马是卵生而不是胎生,卵来源于妈妈,海马爸爸的育儿袋只是起到了孵化器的作用,并不是真的由海马爸爸生小孩。不过,一旦小海马遇到危险,它们会躲进海马爸爸的育儿袋里,一直到长大了才离开。”福建中医药大学黄镇教授把活体海马带到活动现场,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科普课。他介绍,现在是海马的繁殖期,雄海马的体侧腹壁向体中央线方向发生皱褶,慢慢形成宽大的育儿袋。雌海马将卵产入袋中,在育儿袋里受精并进行胚胎发育。
在福州,甘薯是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其中包括本土选育品种“榕薯”系列。市农科所展位的“榕薯109”已长成拳头大小,薯皮呈浅红色,薯肉为浅黄色。“‘榕薯109’是所里科研人员通过杂交选育而成的淀粉型甘薯品种。”市农科所相关负责人介绍,“榕薯109”鲜薯亩产量约2500公斤,淀粉含量较高,出粉率约18.5%。该品种还具有口感好、品质优、抗蔓割病、耐储藏等诸多优点。近年来,市农科所番薯育种团队自主选育的“榕薯”系列特色甘薯品种,在省内外累计示范推广约几十万亩,最远的已推广至新疆。
外形紧结、花果香显、滋味醇厚的金牡丹·红茶,芽头肥壮、花香悠长、滋味鲜爽的福云595·白茶,富含花青素、汤色淡紫、滋味鲜爽的紫绮·绿茶……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展区的创新茶品令人目不暇接。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所培育的福云6号、金观音分别是国内种植面积最大的杂交育成的绿茶和乌龙茶品种,瑞香、金牡丹等一批新品种也在全省各区充分展示了品种优良特性。这些新品种普遍具有香气高、产量高、适应性强等优点,深受茶农喜爱。
据悉,这些茶品均来自“智慧茶园”。在茶园里,科研人员轻点屏幕,便能精准掌握每片茶园的“健康档案”,通过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实施数字化管护。
闽都创新实验室展示了高性能全无机钙钛矿太阳能光伏电池及其关键技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展示和科普双孢蘑菇、灵芝、木耳……在榕高校、科研院所携前沿科技产品亮相科技周,现场宛如一个大型科普课堂。
在科技特派员展区,韩金志、陈秀娟、张梅、方静平、曾红亮等5名科技特派员,从专业角度深入浅出地给观众科普食品加工、茉莉花种质改良、珍稀食用菌技术创新、中药材功能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知识。
机器狗舞狮团表演。
机器人互动 机器狗舞狮
“快看,机器人在舞台上跳舞!”福州欣意科技带来的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与四足机器狗化身舞蹈演员,通过舞狮的形式同台演绎未来科技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舞台上,宇树机器人身穿哪吒同款服装,刚柔并济;机器狗身穿舞狮服装,完成腾跃、摆头等复杂动作。舞台下,另一个宇树机器人则与嘉宾、观众握手互动,嗨翻全场。
福州市科技活动周今年首次设立人形机器人与机器狗展区,除了宇树机器人与观众互动,还有星梦想科技展示的商用大型服务型机器人、视觉四足机器人、双足自平衡机器人、小型人形机器人、教育型四足机器人等产品。
在科创走廊成果展区,贝芽科技的早教机器人正与学龄前孩子进行游戏互动。“我们为幼儿提供人工智能创新场景应用,通过人工智能与园本特色融合和‘一园一品’的创设,为幼儿园打造机器人教育融合教室。”贝芽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福州科技馆人工智能科创分馆——福建省机器人科教协会,孩子们利用乐高教具编程,拼装成不同的机器人。观众们还参加了机器人足球交流赛、无人机体验等,培养创意思维、锻炼创造能力。
AIIAI中医脉诊仪 一分钟出报告
在指尖戴上AI中医脉诊仪,只需一分钟就能生成一份中医脉诊报告。报告里不仅会对你是否有心梗、焦虑等风险进行评估,还会根据脉象辨别你的体质,形成经络柱状图,并给出食疗、运动、中药、理疗等建议。
福建全康智能科技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公司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打造的AI数智健康平台,除了脉诊还可实现居家做尿常规14项数智化检测等,并通过AI随时问成为普通市民的AI健康管家。
在帝视科技展台前,一台形似太空舱的银色设备引得市民争相排队体验。女性市民只需站在AI旅拍一体机里,选择“福州三条簪”数字背景,系统便可通过AIGC技术自动生成簪花仕女风格大片。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设备内置三条簪、蓝眼泪光影特效等20种福建文旅IP模型,市民还能扫码下载动态短视频,“数字分身”可直接分享到朋友圈。
低空经济产业在榕城遍地开花。福睿旺科技公司将爬墙机器人、高空清洗无人机、光伏清洗无人机等带到现场,展示无人机在各个领域的无限可能。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有奖问答活动,主持人和孩子们围绕航空航天、人工智能、消防科普等领域的知识进行有奖互动问答。
在科技创意涂鸦区,孩子们在大型画布上自由创作“我的科技梦”DIY绘画。
树立创新人才榜样 闽东北协同发展结硕果
科技人才宣传展区和闽东北协同发展区科技成果展区是今年特别增设的展区。
科技人才宣传展区聚焦福州市优秀创新创业人才,全方位呈现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在人工智能、海洋经济等领域突破“卡脖子”技术的故事,展现他们为产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树立创新人才榜样,激励更多人投身科技创新事业。
闽东北协同发展区科技成果展区以“区域协同·创新共融”为主题,集中展示福州、宁德、莆田等市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农业协作等方面的合作成果。据了解,为打通科技合作新通道,福州市科技局积极作为,推动与闽东北“四市一区”签订多项重要科技合作协议,不仅促进了产学研深度融合,还提出支持联合申报科技重大专项、打造山海协作创新创业平台等务实举措,为区域科技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未来,闽东北“四市一区”将继续深化科技合作。在平台建设上,持续推动自创区福州片区与闽东北地区高新区之间科技创新平台的协同创新,共享创新成果。在人才培养与引进上,进一步完善柔性引才机制,吸引更多高端人才投身区域科技发展。在产业创新方面,围绕数字经济、新能源、海洋产业等重点领域,联合攻关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升级。
福州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福州市科技活动周主会场是创新活力的生动写照,希望借着科技活动周的东风,拥抱数字福州的“智慧浪潮”,扬起海上福州的“创新风帆”,用每一个创意的火花、每一次技术的突破,点亮属于福州的科技未来。(记者 梁凯鸿/文 石美祥/摄)
上一篇:一图读懂暴雨预警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