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濂澳村,宛如一处苍鹭诗意栖居的天堂。在这里,苍鹭们已与人类共生数百年之久。清晨,阳光洒在村庄的每一个角落,苍鹭们或在枝头轻啼,或在空中优雅盘旋,那雪白的身影与湛蓝的天空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村民们与苍鹭们和谐相处,从不惊扰它们的生活。他们懂得尊重这些美丽的生灵,共同守护着这片宁静的土地。苍鹭们在濂澳村找到了温暖的家园,而村民们也在与苍鹭的相伴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与生命的奇迹。这是人与鸟的深情对话,更是一段跨越百年的共生传奇。
濂澳村航拍图。
在福州罗源湾的碧波之畔,罗源县碧里乡濂澳村以独特的生态奇观闻名遐迩。每年3月至11月,成百上千只苍鹭聚集于此,它们在后山林间筑巢育雏,与村民共享同一片山海。这里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是人与苍鹭世代相伴、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典范。
灰色的苍鹭与白色的木油桐花相映成趣。
延续千年的海防古村
濂澳村是罗源县碧里乡第二大行政村,三面环山,南面临海。明代王应山在《闽都记》之郡北罗源胜迹中写道:“帘山,在招贤里濂澳。山有石如帘,前后有石笋、仙人迹、感梦泉、山羊鼻、石虎、双石、通济桥,与帘山为十奇。”濂澳因后有形似垂帘的帘山(现为连山)、前有避风良港的澳口而得名。
濂澳村历来为海防要地。据史料记载,濂澳所在的招贤里原属连江,宋元丰四年(1081)划为罗源管辖。宋元丰七年(1084),朝廷特派王演带兵70人,在濂澳设巡检司。到宋乾道七年(1171),增招士兵108人。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倭寇肆虐东南沿海,濂澳村民以花岗岩筑起濂澳古堡,城墙绵延千米,设炮台六座。嘉靖四十二年(1563),戚继光部将于此歼灭倭寇200余人,村里至今流传着戚继光在此抗倭的故事。
历经数百年仍屹立于此的城墙,将村子分为城里、城后,村口的百年古榕与石墙相依,见证了往昔的岁月。高矮不一的石头厝在苍翠树木的掩映下形成一道古朴自然的风景,而栖息于不远处山林间的数百只苍鹭,为这个宁静的山村增添了诗意与灵动。
关于濂澳村的苍鹭,有一个动人的传说。传说汉文帝时,苏仙公云游至此,见一只蜘蛛精缠困樵夫,遂召灰鹤相救。后苏仙公将蜘蛛精化为山丘,形成一座状如蜘蛛的山峰,命灰鹤世代驻守。当地人口中的灰鹤,就是苍鹭。此后,濂澳村便长期有苍鹭栖居于此。
相亲相爱的苍鹭。
世代相伴的人鸟情缘
在传统文化中,苍鹭因孤高的形象被赋予了“高洁隐士”的寓意,也被看作吉祥的鸟类。而在濂澳村,因为口口相传的神话传说,更是被当作“神鸟”。更为神奇的是,每年正月初一,苍鹭会停止鸣叫一天。
“小时候,村里的老人就告诉我们,这些灰鹤是世世代代守护我们的神鸟,所以即便是最调皮的孩子,也不敢去掏那些鸟蛋。”村里的老人告诉记者,曾经的饥荒年代,成群的苍鹭会飞到不远处的罗源湾觅食,他们带回的鱼等食物有时候会从巢穴中掉落,让缺少食物的村民捡回去充饥,所以村民们十分感激这些苍鹭,认为是它们带来了食物和好运。
数百年来,濂澳村村民与苍鹭和谐相处,对它们爱护有加。濂澳村党支部书记王典介绍:“我们这里是苍鹭的繁育基地,每年都会有不少的小苍鹭出生。有时候,刚孵出来的小苍鹭不慎从巢穴掉落下来,村民们就会每天喂食,直到小苍鹭长大飞回巢穴里。每年冬季,大部分苍鹭南飞,一部分老弱病残则留下,村民们就会将一部分渔获分食给它们,让它们顺利度过冬天。”
濂澳村村委会主任周天强告诉记者,20世纪90年代,有外地人来村里捕捉苍鹭,被村民们团团围住,直到最后被警察带走。在村民的爱护下,苍鹭的数量直线上升,监测数据显示,濂澳苍鹭种群从1983年的12巢已增至目前的400多巢,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苍鹭繁殖地。
成百上千的苍鹭栖居于濂澳村的后山林间。
多元业态的“观鸟经济”
漫步于濂澳村的林间小道,抬头仰望,数百只苍鹭栖身于树梢,时而静静伫立,时而振翅高飞,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与观鸟爱好者前来。
对于苍鹭钟爱濂澳村的原因,福建省观鸟协会发起人杨金认为,作为一种鹭科大型水鸟,苍鹭以捕食鱼类为主,三面环山的濂澳村离罗源湾很近,为苍鹭提供了理想的栖居环境和充足的食物,“同时,村民们对苍鹭的爱护,让它们在这里生活得十分惬意”。
来自三明的摄影爱好者老林告诉记者,他每年都会来濂澳村拍摄苍鹭,短则两三天,多则半个月。“每天清晨和傍晚是拍到苍鹭数量最多的时候。在这里,你能捕捉到苍鹭不同的生长阶段,可以见证一只雏鸟从嗷嗷待哺到展翅飞翔的成长过程,特别有意思。”
濂澳村的石头厝让人流连忘返。
王典告诉记者,为了吸引更多摄影爱好者,濂澳村2008年就挂牌“苍鹭生态保护摄影基地”,2012年修建首条竹制观鸟步道,2016年设立“护鸟基金”,2020年建成全省首个村级鸟类救护站。如今,村内8处观鸟平台年接待摄影爱好者超2万人次。
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让这些苍鹭更好地栖居繁衍,近年来,碧里乡在沿海村落铺设污水管网系统,保护红树林,强化海岸带生态屏障。同时,在濂澳村修建了多个观鸟台,既方便摄影爱好者拍摄,又避免惊扰鸟类繁殖。“接下来,我们将在濂澳村周边发展鸟类科普研学等多元业态,鼓励村民发展农家乐、民宿,让游客体验看日出、坐渔船、赏明月等项目,推动‘观鸟经济’向全域生态旅游升级,让濂澳的苍鹭成为真正留住游客的吉祥鸟。”碧里乡党委书记廖应铿表示。(记者 刘露 通讯员 高坤颖 刘其燚/文 叶诚/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