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与科学蓝的对话”大学生化工思辨峰会于台江盛大举办。中国红象征着热情与传承,在这片舞台上闪耀着中华文化的底蕴;科学蓝则代表着理性与创新,彰显着当代大学生对化工领域的深入探索。峰会现场,来自不同高校的大学生们汇聚一堂,他们以红与蓝的碰撞为契机,展开激烈的思辨与交流。红色的激情与蓝色的冷静相互交融,激发出无尽的智慧火花。这场峰会不仅为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更推动了化工领域的创新与发展,让中国红与科学蓝在台江的土地上奏响了精彩的对话乐章。
掌上福州5月11日讯(记者 谢敏/文 叶诚/图)11日,由台江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主办,台江区博物馆承办、福建江夏学院协办的“中国红与科学蓝的对话”大学生化工思辨峰会在台江区侯德榜故居举办。
侯德榜先生是中国化工工业奠基人,其创立的"侯氏制碱法"打破了国际技术垄断,被誉为"中国化学工业史上的里程碑"。该活动以纪念中国近代化工先驱侯德榜先生诞辰135周年及“侯氏制碱法”创立84周年为契机,围绕“科技报国·实业兴邦——对话技术突围中的青年使命”主题展开交流。同时,这也是2025年台江区博物馆518博物馆日系列活动之一。
“侯氏制碱法的成功主要归功于侯德榜个人的‘工匠精神’,还是团队协作与科学管理?”……活动现场,福建江夏学院的校辩论队与学院辩论队在科学家故居展开交锋,将历史现场转化为传承精神火种的思辨课堂。
“这场辩论让我们意识到,当代技术突围既需要侯德榜式的‘十年磨一剑’,也离不开跨学科团队的协同创新。”获奖辩手说道。
主办方表示,此举旨在打破博物馆教育的时空界限,让青年在思辨中建立专业认同感,在历史现场感悟"科技报国"使命。
据悉,本届峰会的优秀辩题成果将纳入故居常态化教育内容。
活动现场设置还设有非遗展演区域,观众及辩手参与冷凝合香制作等体验。作为国家级“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侯德榜故居近年来积极探索文化遗产活化路径。此次峰会不仅是对侯德榜先生的致敬,更是对新时代科学教育模式的探索。
台江区博物馆馆长指出:“本次活动是‘小而精’的文教融合尝试。一所高校、一个辩题、一座故居,却能深度激活青年对科学家精神的‘体感式认知’。我们期待通过青年喜闻乐见的辩论形式,让文明传承等宏大命题落地为可探讨的公共议题,让历史遗产真正‘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