蹚出自主三代核电创新路——写在“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开工建设10周年之际
创始人
2025-05-13 20:47:43
0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开工建设已历经 10 周年。这 10 年,是蹚出自主三代核电创新路的 10 年。中国核电人凭借着坚韧与智慧,在核电领域不断突破。从技术研发到工程建设,从设备制造到运营管理,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华龙一号”以其先进的技术、卓越的安全性,成为中国核电走向世界的亮丽名片,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着中国力量。它不仅是一座核电站,更是中国自主创新的丰碑,引领着核电行业迈向新的高度,续写着中国核电的辉煌篇章。


福建福清兴华湾畔,海风劲吹。沿着海岸线望去,福清核电基地6台机组巍然矗立。其中,5、6号机组安全壳上方那一圈水泥“头箍”,让人一眼认出,这是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

10年前的2015年5月7日,福清核电基地“华龙一号”全球首堆浇筑第一罐混凝土,中国自主三代核电从这里出发走向世界。

5月8日,在“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开工建设10周年之际,记者探访“华龙一号”全球首堆,重温中国自主三代核电创新征程。

没有经验就自己探索

关于自主三代核电,中国核电人想了很久。

1997年的一个午后,在距离四川成都百余公里的山坳中,二十几名科研人员在讨论中国自主百万千瓦核电设计方案时,首次提出了“177堆芯”的设计方案,“华龙一号”雏形渐露。

2010年,中核集团启动“华龙一号”前身ACP1000的研发工作。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带来惨痛教训,我国要求新建机组必须满足国际最高安全标准。中国核电人横下一条心,决定加快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安全性更高的三代核电。

2014年,ACP1000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反应堆通用设计审查,随后正式定名为“华龙一号”。一年后的2015年5月7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落地福清核电基地,正式开工建设。

纵观全球三代核电,“首堆必拖”是建设工程挥之不去的“魔咒”。

“华龙一号”作为我国自主三代核电,首堆是先锋中的先锋,毫无经验可供参考。“拖”,似乎成了必然。

“‘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的使命就是要为我国自主三代核电蹚出一条路。”福清核电总工程师贾玉强说,“华龙一号”首堆应用的“三新”(新设计、新设备、新厂家)设备约占27%,这些尚未经历过实战检验的设备给安装调试带来巨大挑战。

曾参与过“华龙一号”首堆调试工作的现任福清核电维修三处党总支书记尤兵记得,调试期间,某国产重要水泵出现转速波动过大,“这个问题困扰了大家几个月的时间,谁都没有经验,厂家来了也说解决不了。”

为了不耽误工程进度,尤兵决定带领团队自己干。他和团队将整个设备进行庖丁解牛式地逐项拆解,挨个进行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最终成功找出问题并予以解决。“我们现在可能比厂家还要了解他们的设备!”尤兵颇感自豪。

作为中国自主三代核电的开路者,小到一个国产阀门替代,大到整个核电站数字控制系统安装调试,“华龙一号”面临的都是新问题,向前迈出的每一步都是中国核电的新突破。

2021年1月30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正式投入商业运行。68.7个月的建设周期,也让“华龙一号”首堆成为全球唯一按计划建成的三代核电机组,创造了全球三代核电建设的最佳业绩。

播撒批量化建设的“种子”

今年4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本次获准的新核电机组中,有8台机组采用“华龙一号”技术。截至目前,“华龙一号”国内外在运、核准在建机组总数达41台,已成为全球在运、核准在建机组总数最多的三代核电。

十年间,“华龙一号”迈入批量化、规模化建设阶段。

“这离不开‘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建设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培养出的大批人才。”贾玉强形容,这些经验、人才就像“种子”,撒向全国各地,让更多“华龙一号”落地生根。

“华龙一号”首堆调试时遭遇的水泵转速波动问题,后来也困扰着其他“华龙一号”机组。

“我们有经验,所以都找我们帮忙。”尤兵带着团队奔赴多个“华龙一号”建设现场,将积累的经验倾囊相授,并就反复出现的问题形成了系统化解决方案,让建设过程少走弯路。

自2020年以来,“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已向国内外“华龙一号”项目和其他新建核电项目输出人才超400人,编制发布“华龙一号”运行规程共14类12000份,推出中英文标准化管理手册等一系列管理创新成果,涵盖“华龙一号”工程建设、调试、生产运行等全链条,有力助推“华龙一号”批量化、规模化建设。

在距离福清200余公里的福建漳州,漳州核电二期工程现场热火朝天,4台“华龙一号”机组正拔地而起。相比十年前,如今的“华龙一号”施工现场少了人来人往,多了随处可见的传感器、摄像头。借助中核工程构建起的现场施工管理信息系统,施工管理人员坐在大屏幕前就可对施工现场了如指掌。

今天再走近“华龙一号”全球首堆,银灰色的混凝土安全壳“容颜”不改,但其“内心世界”已是焕然一新。

“我们在各类设备上加装了多种传感器,收集设备运行数据,借助布设的5G专网,可以将数据实时传回。”贾玉强介绍,福清核电与中核武汉合作,先后打造出“华龙一号”三维数字孪生系统、反应堆在线仿真系统和核电站智能诊断及预测分析系统等,大大提升了核电站运维效能,一个数字化的“华龙一号”即将诞生。

“我们希望今年年底在‘华龙一号’上推出全国首个完整的核电站数字孪生成果!”贾玉强对这个目标充满信心。(记者 都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教育报点赞高宪农:一位古稀... 高宪农对学生开展P3A飞行教学。受访者供图在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实验小学关口校区的航空航天科普实验室前...
福州高新区举办第四届“校长论坛... 为进一步提升校园长治校育人能力,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25日上午,福州高新区举办第四届“校长论坛”...
6000多人参与!福州高新区这... 近日,福州高新区“阳光下的守护”全民携手共筑反诈防线主题活动在旗山湖公园成功举办,现场吸引了6000...
福建19岁小伙突然瘫痪!医生:... 电脑前一坐就是8小时,手机充着电也要玩……很多人一低头就是一整天。但就是这个常见的动作,让19岁的年...
男子看小说学盗墓挖走20余件国... 原标题:看小说学盗墓挖走20余件国宝 特大盗墓案细节曝光位于湖北省枣阳市的郭家庙墓群,是湖北省重点文...
三年一遇!9月7日白露夜,福州...   9月7日,一场三年一遇的月全食将震撼上演,福州可看到“红月亮”,福州市民千万别错过。
每5辆电动汽车就有2个充电桩 ... 今天,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十...
故意调低温度卖毛毯?春秋航空回... 近日,不少乘客吐槽乘坐春秋航空感觉太冷,机舱内空调大开犹如冷库,向空姐索要毛毯防寒,却被告知航班不提...
纪念林则徐诞辰240周年书画展... 丹青绘忠魂 两岸四地共缅则徐精神纪念林则徐诞辰240周年书画展举行闽江潮涌载千秋正气,翰墨飘香传万古...
特朗普见李在明都说了啥 △当地时间8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韩国总统李在明在白宫进行会晤(图源:路透社)当地时间8月25日...
寒武纪85后创始人身价超150... “国产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688256.SH)股价连日上涨,过去5个交易日涨超45%。截至8月2...
走进福州日益火热的乡村旅游 枕山听海处 心灵栖息时——走进福州日益火热的乡村旅游游客在晋安区九峰村避暑戏水。记者 包华 摄清晨的...
当年汶川男孩 如今受阅军官 “等9月3号那天走上长安街,我要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献给祖国,告诉她我们羌乡的新变化。”在阅兵训练间隙,...
千城百县看中国|福建鼓楼:假日... 近日,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在市区核心商圈达明美食街举办“五星出摊达明街·海鲜烧烤配啤酒”主题活动,为市...
福莆宁城际铁路机场段迎新进展 ... 记者从福州左海高铁有限公司获悉,日前,福莆宁F2、F3线长乐机场段项目管片智能生产中心通过验收,将从...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福...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福建省分中心在榕成立顶尖团队签约助力老年疾病防治24日,国家老年疾病临床...
大国重器传来好消息!江门中微子... 2025年8月26日,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成功完成2万吨液体闪烁体灌注,并正式运行取数。经过十...
“环晋安湖生活圈”交通升级 横屿公交枢纽站启用,片区公交线网同步优化“环晋安湖生活圈”交通升级市民在横屿公交枢纽站内登上公交车。...
福建首家水陆两栖飞机飞行俱乐部... 闽首家水陆两栖飞机飞行俱乐部开放来罗源体验开飞机的乐趣近日,福建省内首家水陆两栖飞机飞行俱乐部在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