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粮田“新”变
创始人
2025-05-10 10:38:36
0

长乐,那片曾经熟悉的土地正悄然发生着“新”变。昔日广袤的粮田,如今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新型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理念在这里落地生根。智能化的灌溉系统精准地为每一寸土地输送着水分,科学的施肥方法让粮食产量稳步提升。昔日的单一粮田,如今发展出了多元化的农业模式,既有优质的水稻种植,又有特色的经济作物点缀其间。这一片片“新”变的粮田,见证着长乐农业的转型升级,也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更美好的未来。


陈颖展示丰收的超大马铃薯。陈欢欢 摄

3月上旬以来,福州市长乐区江田镇,去年冬种的马铃薯迎来长达两个月的采收季。

一阵阵农机声回荡在田间地头,一颗颗马铃薯从泥土中翻滚而出。“这季马铃薯亩产超过3700公斤,比去年增长30%以上。单个‘薯王’重达1.6公斤,均创当地历史新高。”利丰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颖激动地说,通过采用“早稻(单季稻)—再生稻—马铃薯”的产粮模式,实现了粮食亩年产量超5000公斤。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长乐粮食生产增产增效的背后,可以窥见农业新质生产力带来的粮食生产之变——本土自主选育的新品种、可随马铃薯采收而降解的地膜、物联网感知墒情……当地的粮食生产正在从资源依赖向科技驱动转型。

福州正在以农业新质生产力推进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2025年,全市将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24.2万亩以上、产量增长至47.7万吨以上。

选用新品种

“90后”新农人陈颖站在田间,手中掂着“大块头”,笑得合不拢嘴。

“今年合作社种植了1100亩马铃薯,自从选用了新品种,马铃薯连年增产。”陈颖告诉记者。

陈颖自2014年返乡接手父亲创办的合作社,从“新农民”变成“老把式”,对种植马铃薯有自己的一套办法。“好品种是关键。”

以往,合作社都靠省外引种。“北方品种在我们南方容易‘水土不服’,有的一开始种得好,但也存在种性逐年退化的问题,很快就病害频发,产量锐减。”陈颖介绍。

“合适的才是最好的。”长乐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林长治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长乐区在全区大小农田中设立了16个试验示范片(点),对新品种进行分类、移栽、管理等试验,其中利丰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示范片面积最大。

“我们基地一次试种十几个品种,连续两年记录生产情况。种一批,筛选一批。”陈颖透露,合作社与福建省农科院合作自主选育的闽薯系列、闽龙薯、闽彩薯等新品种,在合作社基地里生根发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今年主要种植的品种是‘裕丰6号’和‘闽薯12号’。‘闽薯12号’是本地自主选育的,个头饱满,比预估的更高产。”陈颖说。

随着马铃薯本地自主育种突破,“北薯南种”的格局逐渐被改变,“南薯”良种接连涌现。2024年,福州全市种植马铃薯面积17.06万亩,总产量达5.379万吨。

应用新技术

长乐是福建马铃薯主产区之一,冬种马铃薯,夏秋轮作一季水稻是当地主要耕作模式。

自从陈颖接手合作社,从农户手中流转了2300亩土地后,优化模式、科学种植、提高产量一直是他的新课题。

过去,陈颖和父亲陈国平常常因为施肥等技术问题起争执。“我父亲种了二三十年的地,经验足,但很固执。”陈颖说,当初农技人员找上门来推广新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父亲再三拒绝。

土壤条件,关系着作物产量。在施肥上,陈国平坚持自己的传统办法——“三元平衡复合肥”,里头的氮磷钾配比固定,像是一套万能公式。

“实际上,这套‘万能公式’不一定适用。长乐土壤里不缺磷,马铃薯又偏好钾,如果不因地施肥,长此以往,土壤肥力受影响,马铃薯产量自然上不去。”林长治解释道。

为了推广施肥新技术,林长治和陈颖打配合,把试验田搬到了合作社田地里,同老陈“比赛”谁种得好。“我们施硫酸钾型高钾复合肥,连种两三年,品质明显提升,产量提高了30%。”陈颖笑称,用结果说话,父亲心服口服。

同时,陈颖还和农技专家探索升级了种植模式,通过水旱轮作不仅实现水稻、再生稻、马铃薯“两年五熟”,提升耕地复种指数,还能显著减少水稻种植中的病虫害。

从土壤改良到模式升级,陈颖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实现合作社马铃薯平均亩产逐年递增,带动全区马铃薯质量、产量提升。

用好新机具

陈颖随手从田里扯下一小块地膜,用打火机点燃,没有黑烟,也没有刺鼻气味。“今年我们引进了全生物降解地膜,最厉害的是,马铃薯采收完成后它会同步降解在泥土中。”

以前的地膜成本更低,但多少会有些残留。采用新型地膜,每亩成本需200多元,每亩可获得福州市和长乐区两级的配套补贴共167元。既没有给钱包增加负担,也不会给土地增加负担。

这些年,陈颖一边引进新机具帮助增产,一边学习先进经验汲取新知识。在他的带动下,合作社置办了大中型拖拉机、插秧机等各种农业机械30多套,还建起了大型农机库、物联网冷藏库、水稻温室育秧中心、分拣中心等。

“这是墒情探测器,利用物联网技术感知地块情况,日常通过大屏和手机软件就能知道地块情况,水多了还是少了都很清楚。”陈颖向记者展示了合作社里的“智慧大脑”,各个地块的种植情况、墒情数据一目了然。

临近中午,一袋袋新鲜采收的马铃薯被运往分拣中心,十几个工人忙着清洗、分拣、包装。这些马铃薯将销往福州周边、上海、江苏等地。

马铃薯采收已近尾声,本月底,合作社的地块将全面进入新一季的早稻插秧阶段。在合作社育秧大棚里,一盘盘秧苗绿意盎然。“我们按照先采收先溶田先插秧的原则开始新一年的粮食生产。马铃薯采收完就种全新的适合机械收割的再生稻品种,第一季机械收割后水稻会自己再生,省去了播种、育秧、插秧的环节,实现种一季收两季。再生稻采收后,将开始新一轮的冬种马铃薯。”陈颖说。(记者 方炜杭 林蔚 陈欢欢 通讯员 林锦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福州茉莉花茶亮相北京春季茶博会 福州茉莉花茶在北京春季茶博会上精彩亮相。展台上,那嫩绿的茶芽与洁白的茉莉花朵交相辉映,仿佛一幅清新的...
福州发布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典型案... 福州近期发布了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典型案例,这些案例彰显了福州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决心与成效。案例涵盖了...
2025年福州市中招加分照顾考... 2025 年,福州市中招加分照顾考生审核办法正式发布。此办法旨在确保中招录取的公平公正,对具备加分条...
最新!福州多条公交线路有变 最新消息!福州多条公交线路迎来了变动。这些调整旨在更好地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提升公交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有福之州,书香鼓楼 “有福之州,书香鼓楼”,这是一幅充满韵味的画卷。福州,这座有福之地,承载着千年的文化底蕴。而鼓楼区,...
福州闽侯首次发现“幽灵之花” 近日,福州闽侯迎来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发现——“幽灵之花”。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这种珍稀的植物首次被人们...
连江申海创新实验室助力提升海洋... 连江申海创新实验室正以其卓越的力量助力提升海洋渔业数智化水平。该实验室汇聚了众多顶尖科研人才和先进技...
闽侯发现“幽灵之花” 宛若白色... 近日,闽侯地区惊喜地发现了“幽灵之花”的踪迹。那一朵朵“幽灵之花”宛如白色的风铃,在静谧的山林中轻轻...
闽侯洋里乡高山茶园走绿色发展之... 闽侯洋里乡高山茶园正坚定地走在绿色发展之路上。这里的茶园坐落于高山之上,云雾缭绕,宛如仙境。茶农们秉...
羊蹄甲盛开 鼓宦公路化身繁花大... 在鼓宦公路上,一场绝美的自然盛宴正在上演。羊蹄甲如精灵般悄然盛开,那粉色的花瓣宛如天边的云霞,绚烂而...
长乐:粮田“新”变 长乐,那片曾经熟悉的土地正悄然发生着“新”变。昔日广袤的粮田,如今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随着农业现...
本周末起,福州这条路禁止左转!... 本周末开始,福州的[具体道路名称]将禁止左转啦!这一消息旨在优化交通秩序,提升道路通行效率。广大市民...
罗源湾苍鹭成群 吸引四方“打鸟... 罗源湾,这片广袤的水域如今成为了苍鹭的天堂。每到特定时节,苍鹭成群结队地栖息于此,它们身姿优雅,洁白...
福州百名两岸青年携手参与志愿服... 在福州的大街小巷,百名两岸青年正携手参与着志愿服务行动。他们来自不同的背景,却怀揣着相同的热情与爱心...
​公益课5月开课 培训居家照护... 5 月即将开课的公益课,将为大家带来非常实用的居家照护技能培训。在这门公益课中,专业的老师将悉心传授...
党建链上聚“光”同行!福州高新... 党建链上聚“光”同行!福州高新区这场论坛“燃”动创新力量。在这方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党建引领如同一束耀...
刘涛头戴“三条簪”头饰被夸爆 刘涛今日造型惊艳众人,那顶“三条簪”头饰更是成为焦点。当她缓缓现身,那精致的头饰如璀璨星辰般点缀在她...
“锅盔叔叔”最新情况!他饱含热... 请你提供具体的“锅盔叔叔”相关内容呀,没有具体信息我没法准确写出最新情况和他饱含热泪说的话呢。 “这...
新投时代中心竣工验收 将成滨海... 新投时代中心顺利通过竣工验收,这一盛事即将让滨海新城迎来全新的商业名片。这座时代中心以其卓越的建筑品...
福州:地铁站变身公共图书馆 福州,一座充满文化韵味的城市。如今,地铁站摇身一变成为了公共图书馆,为市民和乘客带来了全新的体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