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因出差未及时打卡而被单位扣除薪资,这看似合理却引发了争议。然而,法院的判决却给出了公正的结果,判决单位补发工资差额 1.3 万余元。这一判决彰显了法律对劳动者权益的维护,即便员工因特殊情况未打卡,单位也不能随意克扣工资。它提醒着单位在管理中应更加人性化,充分考虑到员工的实际情况,避免因一些看似常规的规定而损害员工的合法权益,让劳动者在工作中感受到应有的公平与保障。
近日,台江法院审结了一起劳动者因出差期间未打卡、用人单位扣薪引发的劳动纠纷案件。
2024年6月至8月,福州某公司员工张女士被派往外地参与建厂项目。由于当地网络条件有限,她无法通过公司要求的App打卡,但其间一直通过微信与负责人沟通工作进展,并提交了差旅报销票据。然而,返回公司后,张女士发现2024年7月、8月工资被大幅扣减。该公司表示,依据公司《规章制度汇编》中“未请假且无出勤记录超3天视为自动离职”的规定,张女士“43天未打卡”,所以不能支付全额工资。张女士认为扣薪不合理,遂向台江法院提起诉讼。
台江法院审理认为,该公司《规章制度汇编》未对出差期间的考勤方式作出具体规定,而张女士提交的微信聊天记录、报销票据等证据,足以证明其在外地期间实际履行了工作职责。该公司仅以未打卡为由扣发工资,既不符合事实,也缺乏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台江法院判决该公司向张女士补发工资差额1.3万余元。(记者 叶智勤 通讯员 董清 江紫沫)
下一篇:福州上下杭街区推出四大主题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