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松山湖举办专利转化运用知识产权沙龙,邀请知识产权领域专家学者、企业家为园区近30位知识产权工作者分享研究成果和实战经验。
本次活动由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指导,松山湖商务与投资促进局主办,广东省华中粤创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东莞市新能源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承办。
松山湖商务与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活动更好地促进松山湖专家、学者、企业的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国家新形势下的专利转化和运营工作,激发松山湖各类主体创新活力和转化动力,推动专利产业化,真正实现专利的价值。
随后,针对国家新出台的《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东莞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促进科代表和国家知识产权领军人才李富山分别从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的角度进行了深度解读。
线上参与活动的李富山从3个方向11个任务分析方案,提出要打通专利转化运用的源头质量问题、主体动力问题、市场渠道问题等三个关键堵点。其认为行动方案在具体落实过程中,需要为知识产权的转化松绑,优化知识产权激励分配机制,调动创新者积极性的同时也为创新者享受科技成果转化和成果提供政策保障。
在企业专利转化运用的实施案例和思考的分享环节,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总法律顾问陈天伟从传统专利运营的“四驾马车”——转让、许可、质押、维权出发,指明了专利转化运用要优先服务于企业商业目标,提出要用心考虑如何将专利运用于企业经营。
东莞市知识产权研究会会长、东莞璞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家驹也通过实例分享了专利转化运用的经验。
东莞理工学院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夏能礼作为高校代表进行了案例分享,他先分析了高校专利转化运用中常见的离客户较远,对市场需求不敏感等难点,介绍了他们为解决上述问题,探索建立的新模式:以产业技术创新为导向,协同各方通过联合共建方式成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对出了实验室的成果开展技术遴选和技术熟化工作,大力催生可产业化的成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东莞理工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教授王岩在互动交流中,结合自身的经历,给大家讲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知识产权的发展历程,用幽默风趣的文词旁征博引,点明了知识产权已站在现在的时代背景下的风口之上。王岩多次强调知识产权转化的重要性、东莞市和知识产权相关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对知识产权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
在沙龙中,华中粤创总经理文言作为主持,也将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日常遇到的问题和案例抛出来与大家讨论,其它与会代表也不断加入交流互动,氛围相当热烈,活动结束仍意犹未尽。
松山湖商务与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来将继续探索和创新知识产权宣传模式,建立一个让社会各界更好地进行知识产权沟通交流渠道,组织更多让各界感兴趣的主题宣传活动,既能有针对性地为大家答疑解惑,又能更好地推动松山湖的知识产权工作。
南方+记者 凌乐仪
来源 松山湖中部片区党委
【作者】 凌乐仪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