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以后创业成功案例 | 创业之星大学生创业模拟实验 |
5)本次研究倾向于过往融资事件及创投总体趋势分析,关于每家公司的具体战略走向和未来成败,不在研究范围之内。
02
观察这68个融资/上市案例的简要信息,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值得注意的数字:
1)在总计68次融资、上市事件中,有36次被投的是ToB项目,23次针对ToC项目,另外9次所投项目既ToB又ToC。其中,ToB项目的融资频率和在总数中所占比例较前几年有较大增长,表明“ToB”的春天确实已经到来。在ToB项目中,按照融资次数由多到少,又大致可分为企业管理云平台、广告媒介、行业专业服务、设备租赁和供应链电商等几大类。
2)这68次融资上市事件分属于52家公司,其中有6家公司(好美特汽配、众能联合、魔筷科技、易参、小熊U租、分贝通)一年多时间融资2次,5家公司融资3次(云学堂、锅圈食汇、阿卡索外教、鲨鱼菲特、能链集团),观察其融资额,这些项目中大多数也是融资数额较大的项目,企业规模也较大,表明其身处大市场,正在采取“高举高打”的竞争策略,以抢占市场份额;融资3次的鲨鱼菲特和阿卡索外教则成立时间相对较短,是小步快跑的典型。
3)全部52家公司都是单点突破的重度垂直型公司,这种公司的特点是业务范围及目标客户定位明确、非常聚焦,深挖客户价值,竞争力主要来自于运营效率和精准服务。9次既ToB又ToC的融资事件分属于6家公司,其中3家(锅圈食汇、好美特汽配、聚陆医疗)是ToB供应链与ToC连锁门店结合的新物种;2家是成立15年以上的制造业上市公司(聚杰微纤、杰美特),核心产品(纤维面料和手机壳)既可ToB又可ToC;另外一家(倍乐)则是新消费类的西式酱料供应商。
4)全部融资事件的融资金额都在千万元人民币以上,总金额超过200亿元。当然这与我们屏蔽了绝大多数天使轮有关,但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当前创业公司的估值较过去已有较大提高,资金需求量也在增加,越来越成为一个“高门槛”的游戏。其中A轮以前(含A轮和A+轮)22次,总金额超过10亿元;B轮到C轮19次,总金额约50亿元(其中众能联合C轮共约30亿元);C轮之后(含D、E轮)8次,总金额约20多亿元;上市募资6次,总金额140多亿元,其中泰格医药港股上市募资107亿港元;未公开、未确定轮次及战投、并购13次,总金额约30亿元。表明优秀创业公司在C轮以后开始分化,部分公司此时已开始筹备上市,众多公司则在此时失去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