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干货——大学生涯中的创业坑
导读:上一篇创业文章之后,很多小伙伴私信问我,微视早期投资的钱从哪里来?今天我就来阐述一下从高中到大学短暂的创业史。我办过补习班,卖过电话卡,开过小吃店,做过知情者和淘点点。今天我会告诉你一切。
00-1010我出生在十八线的一个小镇。我父母出去工作了。为了完成学业,我从高中开始寄宿。高三那年,我接触到了人生中第一个赚钱的机会,之后的八年都离不开它——运营商。从朋友那里得知,卖电话卡可以获得很高的佣金。于是,我开始了我的卖卡之路。
合约机!不知道大家对它有没有印象,它的出现给了我一个赚钱的机会!很多同学都拥有手机和手机卡,但是由于需求越来越大。当时智能手机还没有普及,学生对手机卡的要求是短信数量和电话分钟数。恰好合约机的卡满足了这个需求,于是我开始通过合约机把手机和卡分开卖。就这样,我第一次体验到了赚钱的快乐,所以从高中开始就再也没有从家里拿过一分钱。
靠着这样卖手机卡,我度过了高中三年。其中我要过小康生活,我认识一群朋友。从那以后,我的小事业就帮不了他们了。
高中三年没上,基本都是初中留下的书,还没嚼完。上学期我安下心来,认真学了一学期,勉强考上厦门理工,闽台。高三暑假,我结合自己在中学积累的学生资源,和数学老师合作,邀请其他曾经的老师回来做员工。中间有个小插曲:高考前半个月,我意识到有一个基础知识框架,但是基础知识不扎实,就去找我的数学老师(教了我三年,中间补课,他帮我搭建知识框架,知道我在外面打工),让他给我补课。他说临时抱佛脚没用。其实我心里很清楚,我什么都不懂,只是需要一个专业人士帮我梳理一下。那天晚上他值班看我们晚自习,我在门口被动的和隔壁班的女闺蜜聊天(别管我为什么这么嚣张,因为越接近A班,我的管理就越自由,到高考。另外我平时也受不了一个教室60个人的压抑气氛,非正常上课时间经常在走廊和老师办公室学习)。他良心发现,聊了聊,大概意思是临时抱佛脚真的没用。适当的论证后我会告诉他,我会等到高考结束。然后我们不知道是这句话打动了他,还是他满怀深情地给我上了几次保命的值日课。不管他当时在想什么,我都是发自内心的感激他。没有他,我不可能到达厦门。
回到补习班,高考结束了。其实我们准备了三个班,初高中衔接,高一到高二,高二到高三。我把我们学校的最高分和市一中的最高分都叫来当助手,这也是我们的噱头(导师的最高分助手)。解决这个问题后如何解决生源问题:
第一,初中接班的渠道回到初中的母校,因为初中比毕业后和老师的关系要好,让他们帮忙推荐学生;渠道是最原始的方式,直接把我的助手带到中学,推来推去,勉强填满一个班。
高二高三班级衔接渠道:1。老师本身有一些学生资源;2.我借用运营商建立的中学代理资源开始招聘;3.回母校下课直接上台演讲(想想贼不要脸)。s之后
在解决师生问题的同时,另一个问题是场地放在哪里?现在想来,还好当时是跟老师折腾,不然早就凉了。结果找了当地一所老年大学,租了三间教室。处理后,与我无关。等他们正式开课,我就开始放假安排运营商项目。最后大学学费生活费都有,因为闽台项目比较贵,所以比较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