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在一家企业担任副总经理。他是一个非常热爱自己工作的人。他说他只能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因为对工作认真,他每天都有成堆的事情要做,一个要思考,一个要琢磨。他有一句口头禅:我负责的事情一定要做好,不允许有任何失误。
他的朋友罗尔劝他,有些事情可以分配给下属,不必事事亲力亲为。西蒙想做同样的事情来放松自己,但是他忘了什么时候去上班。他说如果把一切都交给下属,他会一直
就是担心下属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最后把事情搞砸,或者结果达不到他想要的程度。
所以即使事情交给别人,西蒙还是要不停地催促。
其实有这种心态的人,在做事之前就已经给自己定了一个标准。只要他们自己处理事情,就必须符合这个标准,不允许有任何差错。这种心态会促使自己的每一个行为都达到一个标准,甚至要求下属达到这个标准。
按标准做事是做好工作的最低要求。如果不能一直坚持标准和质量,自然会按照自己习惯的方式做事,会认为自己做的一般就可以。放宽标准后,各种问题随之而来,我们客户的感受会越来越差。他们可能会抱怨或者离开我们。没有衣食父母,我们就失去了事业的土壤。
坚持标准和品质,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对于销售人员来说,坚持标准和质量可以增加销售额,降低成本。以生海鲜为例,同样的产品有3天和1天的保质期——如果保质期是3天,员工第一天就会采购很多产品,卖不好也不用担心,因为第一天卖不出去,第二天第三天还可以继续卖;保质期是一天。在采购材料时,员工会尽量计算合理的销售额,控制成本。产品不好卖的时候会主动站在货柜前卖给顾客,否则关店的时候卖不出去,就成了弃货,亏损。
从这个角度来说,标准可以启发大家的智慧,提升个人的工作能力。海尔集团创业之初,张瑞敏当着全厂员工的面砸烂了76台冰箱,显示了海尔人的质量意识,成为海尔集团发展的根本保证。
标准是做任何事情的最低要求。优秀的员工总是坚持自己或公司的做事标准。他们总是要求自己遵循公司的信条和做事原则。
把每一份工作都当成事业。汉斯和诺恩在同一个车间工作。每当下班铃声响起,正午总是第一个换好衣服冲出车间,而汉斯总是最后一个离开。他非常仔细地完成他的工作,并在关门前在车间里走了一圈。
一天,中午和汉斯在酒吧喝酒。诺恩对汉斯说:“你让我们很尴尬。”
为什么呢?汉斯很困惑。
你让老板认为我们工作不够努力。诺恩停顿了一下,说:“你知道,我们只是为其他人工作。'
是的,我们是在为老板工作,但我们是在为自己的梦想工作。汉斯的回答相当肯定。
武力。然而,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在为别人工作的同时,他们也在为自己工作——你不仅为自己挣了一份养家糊口的薪水,还为自己积累了工作经验,工作带给你的远不止你的薪水。从某种意义上说,工作真的是为了自己。
现在很多人对自己的工作敷衍了事:‘我只是在给老板打工。’这个想法挺有意思的。
yle="text-align: left;text-indent: 2em;" data-track="17">代表性,在他们看来,工作只是一种简单的雇佣关系,做多做少,做好做坏对自己意义并不大。这种想法真是大错特错,如果你只把工作当成一种养家糊口的手段,那么你一辈子也只能成为工作的奴隶,只有时刻站在事业的高度对待你目前的工作,并把它当成事业的起点,你才能真正走上成功之路。15岁那年,齐瓦勃家中一贫如洗,只受过短暂学校教育的他到一个山村做了马夫,然而齐瓦勃并没有自暴自弃,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着发展的机遇。三年后,齐瓦勃来到钢铁大王卡内基所属的一个建筑工地打工。一踏进建筑工地,齐瓦勃就抱定了要做同事中最优秀的人的决心。当其他人在抱怨工作辛苦、薪水低而怠工的时候,齐瓦勃却默默地积累着工作经验,并自学建筑知识。
一天晚上,同伴们在闲聊,惟独齐瓦勃躲在角落里看书。那天恰巧公司经理到工地检查工作,经理看了看齐瓦勃手中的书,又翻开他的笔记本,什么也没说就走了。第二天,公司经理把齐瓦勃叫到办公室,问:“你学那些东西干什么?”齐瓦勃说:“我想我们公司并不缺少打工者,缺少的是既有工作经验、又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或管理者,对吗?”经理点了点头。
不久,齐瓦勃就被升任为技师。打工者中,有些人讽刺挖苦齐瓦勃,他回答说:“我不光是在为老板打工,更不单纯为了赚钱,我是在为自己的梦想打工,为自己的远大前途打工。
我们只能在业绩中提升自己。我要使自己工作所产生的价值,远远超过所得的薪水,只有这样我才能得到重用,才能获得机遇!”抱着这样的信念,齐瓦勃一步步升到了总工程师的职位上。25岁那年,齐瓦勃又做了这家建筑公司的总经理。
卡内基的钢铁公司有一个天才的工程师兼合伙人琼斯,在筹建公司最大的布拉德钢铁厂时,他发现了齐瓦勃超人的工作热情和管理才能。当时身为总经理的齐瓦勃,每天都是最早来到建筑工地。当琼斯问齐瓦勃为什么总来这么早的时候,他回答说:“只有这样,当有什么急事的时候,才不至于被耽搁。”工厂建好后,琼斯推荐齐瓦勃做了自己的副手,主管全厂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