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兴行业 今年新兴行业 今年新兴县中学录取分数线
创始人
2025-06-20 09:55:34
0

多方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新“窗口期”

新浪财经综合

原标题:多方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新“窗口期”

来源:经济参考报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抗疫中逆势成长,成为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支撑。《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正迎来新一轮政策窗口期。近日,从中央部委到地方,围绕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措施接连出台,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等全面赋能,大规模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蓄势崛起,其中,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成布局重点。

专家指出,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创新能力是我国经济保持韧性和潜力的强大根基。充分激活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更多经济新增长点,将在稳经济的同时铺就更坚实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亮色凸显

1至4月,河北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3%,甘肃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比一季度提高5.4个百分点……近日,各地陆续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经济新动能加速启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亮色凸显。

中商智库首席研究员李建军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并未停歇。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需要依靠供给侧改革和技术进步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产业不断升级、提升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并保持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发力点。

危中寻机、变中求进,不少地方正抢抓机遇,加快布局。6月6日出炉的广州市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到25%左右。记者从同日举行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合作事项签约仪式上获悉,长三角地区将共建长三角一体化量子通信干线网络,培育和发展量子通信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此外,围绕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福建厦门研究精准扶持举措,努力做强做大生物医药千亿产业集群。广东面向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领域布局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据悉,面向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经济圈等区域,一批空间上高度集聚、上下游紧密协同、供应链集约高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有望加速崛起。

更多政策利好持续释放

更多利好还在持续释放。根据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我国将深入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加强创新和公共服务综合体建设;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

从深入推进数字经济新业态培育行动,以及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到大力发展生物经济,培育若干生物集聚发展高地;从加快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发展,到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延伸航天产业链条,扩展通信、导航、遥感等卫星应用;从制定国家氢能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到支持新能源汽车、储能产业发展,推动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实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新动能路线图已敲定。

围绕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一系列产业政策形成联动合力,并与科技、金融、人才等政策形成叠加互补。

力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一马当先。据悉,针对关键核心技术和薄弱环节,有关部门将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破除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深层次制度障碍。健全鼓励支持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发展市场化的新型研发机构,鼓励企业等社会力量增加投入。

在资金保障方面,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将强化对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金融支持。此外,记者了解到,相关部门将加大力度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推动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新兴产业发展基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内的优质中小企业快速成长。

值得一提的是,如火如荼推进的“新基建”也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政策法规研究所副所长周游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新基建”所涵盖的新兴技术,将带动国民经济各行业的生产基础设施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促进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启新一轮的快速增长。

夯实高质量发展之路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正迎来由快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公开征集“十四五”时期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和建议,切实梳理、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十四五”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业内指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仍存在关键材料和部件自主可控性较低,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不足,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亟须加大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全面激发创新活力,以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培育更多经济新增长点,夯实高质量发展之路。

除了在科技创新能力和体制创新上酝酿更多突破之外,李建军表示,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和制度安排,充分激发市场的创新和热情。同时,要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在贸易投资等方面强化便利化措施,积极吸引海外高新技术企业在中国扎根落地,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启新一轮快速增长。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规划所所长程楠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技术迭代速度很快,要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建议加快启动实施一批新的重大工程和项目,以龙头企业为牵引,开展产学研、上下游的联合技术攻关和应用,引导先进技术和工艺在更大范围得到应用推广,增强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

“还要特别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体系的建设。”李建军建议,通过直接融资和创投资金、产业引导资金、政府担保资金等多种方式为创新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为创新企业提供更加便利化的资本市场融资渠道,鼓励和支持创新企业在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为企业融资提供“募投管退”的良性闭环渠道。

周游表示,需进一步加强战略性新今年新兴行业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统筹协调,在构建开放型创新体系上取得新突破,吸引相关的信息技术、装备、人才等高端要素的快速集聚,促进人力、物资、信息的高效流动,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新格局。

相关阅读

  • 完善战略新兴产业供应链体系成湖北自今年新兴行业贸区加大开放亮点
  • 湖南加快发展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
  • 委员建议:推进新兴产业职称改革,企业技术人员年薪200万可评正高
  • 外卖、快递等新兴行业成为用“塑”大户“限塑令”再升级 “我行我塑”何时能彻底扭转?
  • 稳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 重大项目等加快落实 新兴产业等再迎发展机遇
  • 加快培育经济新增长点 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全面赋能 多方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新“窗口期”
  • 第七期中国创新创业先锋论坛举办
  • 90后创业先锋张岩松:让“智能便利店”走进百姓生活
  • 今年新兴行业
  •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微信 百度 复制网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免费开放!来福州看“好戏” ▲闽剧演员演出前的化妆 张旭阳/摄闽剧优秀选段(折子戏)是从全本大戏中精挑细选的“戏肉”往往是全剧的...
    第十二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将在... 第十二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将于9月22日至26日在福建福州举行,本届电影节将以“丝路通天下,光影耀闽...
    于朦胧工作室证实于朦胧坠楼身故... 于朦胧工作室9月11日发文:此前报道11日,网络有消息称演员于朦胧“在北京坠楼身亡”。有网友爆料事发...
    吴道锷:微光成炬   在福鼎市民政局门口,曾国义看到了邓昌朝,一个手提一大袋报纸、矿泉水空瓶的瘦小老头。曾国义有些意外...
    福州高温雷雨“双重奏” 九月的天气,可谓“热力四射”与“雨水充沛”并存,未来一周副热带高压依旧牢牢掌控局面,天气格局基本稳定...
    英雄明天回家!28位在韩志愿军... 2025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日前,退役军人事务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十二...
    最强新生驾到!奥运冠军开启新赛... “阳光很明媚,校园很漂亮。你好,厦大!”,近日,中国首位“00后”举重奥运冠军李雯雯在社交媒体发布一...
    福州高新区召开规范使用医保基金... 为进一步推进高新区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增强全区各单位规范使用医保基金的意识,保障医保基...
    今天!杨利伟来福建! 9月11日上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航天英雄杨利伟走进莆田一中(新度校区),为该校1000多名...
    赞!福州高新区这位企业家受邀在... 日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在京隆重举行。位于高新区的国家级专精特新...
    电影节票根藏福利!超千万元惠民...   电影节票根藏福利!“票根+”行动发放超千万元惠民补贴!
    国务院批复同意自即日起2年内开... 国务院批复同意自即日起2年内开展北京城市副中心、苏南重点城市、杭甬温、合肥都市圈、福厦泉、郑州市、长...
    刚刚发布!电影节来啦!福州迎国... 电影节来啦!今天,第十二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办。 陈景好 摄 据悉,本届电影节...
    29年,我们一起走过! 1996年,一个载入史册的决策,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机制正式启动。自此,山海相依,闽宁两省区人民的心,紧...
    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来了!... 即将于今年年底建成投用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地下内部装饰装修已完成至95%。作为亚洲最大的...
    福建21人拟获高级职称 近日,福建发布一批公示,21人拟获高级职称,一起来看—— 关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正高级职称 评审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