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老年人都会开始尝试减少自己的饭量,在他们看来,年龄大了,消化功能不好了,如果吃得太饱,反而会加重肠胃的负担,所以干脆每顿饭只吃一个八分饱,很多老年人宁远每天饿一点,也不愿意多吃一点,生怕自己吃多了,健康会出现问题。
可是作为医生,要提醒大家的是,老年人吃八分饱,其实并不一定有利于健康。
很多人认为年龄大了,应该要少吃一点,这样的观念并不正确。
作为医生,要提醒大家的是,年龄大了,更要注意营养的均衡,原因是老年人对于各种营养素的需求更高,不妨来了解一下。
第一,年龄大了,老年人更需要钙和维生素D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老人开始出现骨质疏松,由于骨骼密度降低,这也需要老年人长期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相对于年轻人,老年人更需要补充钙和维生素D,人体99%的钙都分布在骨骼和牙齿中,如果缺钙,老年人骨质疏松的现象就会更加严重。维生素D的主要功用是促进小肠粘膜细胞对钙和磷的吸收、促进钙盐的更新及新骨生成、促进肾小管细胞对钙和磷的重吸收,所以如果维生素D不足,老年人同样容易出现骨质疏松。
第二,年龄大了,老年人更需要补铁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更需要补铁,如果铁元素缺乏,老年人则非常容易罹患缺铁性贫血。
铁元素主要存在于动物食物中,像瘦肉、动物肝脏、动物血里均含有丰富的铁,如果老年人担心动物肝脏或动物血会影响血脂,不妨可以尝试一下瘦肉,像瘦的猪肉、牛肉、羊肉、鱼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第三,年龄大了,老年人更需要补充叶酸
叶酸是一种重要的B族维生素,可以帮助预防贫血和支持神经系统功能,不仅如此,补充叶酸还有利于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如果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病、认知障碍和骨质疏松相关骨折的发病风险。
第四,年龄大了,老年人更需要抗氧化剂
年龄大了,身体里的一些杂质会产生的更多,这些杂质就包括氧自由基,氧自由基增多,不仅容易诱发癌症,还容易损伤血管的健康。
老年人要多摄入抗氧化剂,只有这样,才能减低氧自由基带来的身体损伤,像如维生素C和维生素E都是很好的抗氧化剂,它们主要来源于蔬菜、水果和坚果。
第五,年龄大了,老年人更需要蛋白质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老年人认为,自己每天只吃素就可以了,不需要补充蛋白质,这是大错特错的,指望素食来补充蛋白质,显然是不可靠的,老年人身体需要蛋白质来维持肌肉和体内组织的修复,提高身体的免疫功能,像牛奶、乳制品、瘦肉、豆制品等食物里富含优质蛋白质,老年人一定不要拒绝。
医生提醒,65岁后,老人吃饭应该尽量做到这3点。
一,65岁以后,老年人吃饭一定要注意规律
对于老年人而言,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是至关重要的,很多人经常不吃早餐,殊不知这样的饮食习惯对胃和胆囊都有很大的损伤。
每一顿饭一定要按点吃,且不可提前或延后,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身体的节律,有利于预防疾病。
二,65岁以后,老年人吃饭要注意营养均衡
如何才能保持营养的均衡?并不是让你刻意减少进食的量,而是应该保持食物种类的丰富多样,一定不能偏食。
三,65岁以后,老年人吃饭要远离垃圾食物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很容易损害健康,像腌制食物、熏制食物、油炸食物、霉变食物、烧烤食物等,由于这些食物含有致癌物,很容易增加癌症的发病风险。
像高盐饮食容易引起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加,而高糖及高脂肪饮食,则容易诱发肥胖时间长了,容易增加糖尿病和高血脂的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