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流感又开始“兴风作浪”了,身边不少朋友都纷纷“中招”,高烧、咳嗽、浑身酸痛……简直是“生不如死”。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这波流感的新情况、新特点,以及最重要的——如何有效预防和应对!
这波流感,到底有啥不一样?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监测数据,最近这波流感主要“凶手”是甲型H1N1(A(H1N1)pdm09)和H3N2(A(H3N2)),其中H1N1更是“一家独大”,占比高达97%!当然,也有少量的B型流感病毒在传播。简单来说,就是“老朋友”又来了,但这次H1N1比较强势。
流感和普通感冒,傻傻分不清楚?
很多人容易把流感和普通感冒混淆,但它们可是“两码事”!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症状来势汹汹,主要表现为:
高烧不退:体温常常超过39℃,吃药也不容易降下来。 全身酸痛:肌肉、关节酸痛乏力,感觉像被“暴打”了一顿。 剧烈咳嗽:干咳为主,后期可能伴有痰液。 头痛流涕:伴随明显的头痛和鼻塞、流涕等症状。 流感可不是普通的“小感冒”,严重时可引起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更要格外警惕!
如何有效预防流感?牢记这三点!
预防永远胜于治疗,以下三点一定要牢记:
接种疫苗:这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武器!流感病毒每年都在变异,所以疫苗成分也会随之调整,建议每年接种一次,为自己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保持室内通风,这些看似简单的习惯,却能有效阻断病毒传播。 提高健康意识:了解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区别,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不信谣、不传谣。 不幸“中招”怎么办?别慌,这样做!
如果不幸感染了流感,也不要过于恐慌,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非常重要:
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像奥司他韦(达菲)、帕拉米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可以显著减轻症状,缩短病程,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所以,一旦出现流感症状,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注意休息,多喝水,保持充足的营养,可以使用一些缓解症状的药物,如退烧药、止咳药等。 重症流感肺炎,更要高度警惕!
持续高热不退:体温持续高于39℃,且难以通过常规方法降温。 剧烈干咳或咳痰:咳嗽症状加重,可能出现浓痰或血丝痰。 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出现胸闷、气短、呼吸费力等症状。 精神萎靡、乏力:伴有明显的全身乏力、精神不振等症状。 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务必立即就医!
如何预防和治疗流感病毒性肺炎?
预防流感病毒性肺炎,除了以上提到的疫苗接种和个人卫生习惯外,还要注意:
增强自身免疫力: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提高身体抵抗力。 治疗方面,除了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外,还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