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脏筋膜又称内筋膜,它非常复杂但这并不是因为其基本结构。
事实上,内筋膜的组织结构反映了神经筋膜和肌肉筋膜的分布情况。
而它的复杂性在于其迂回曲折和毗邻关系。
内脏筋膜覆盖了从颅底到骨盆底部的所有区域。简单地说,它连接着自口腔到臀部的各种结构。总的来说,这一段结构属于消化道。
但是从筋膜的角度来看,我们还必须把肺、心脏和肾纳入其中。它们虽然是消化道的“下匝道”,但仍是整个系统的一部分。
基础
内脏筋膜(也被称为内筋膜或浆膜下膜)在体腔内起支持器官的作用。这些器官被包裹在一个双层的筋膜结构中,两层筋膜之间有一个滑动层。
最外层的筋膜层叫作壁层;中间部分叫作浆膜,类似于肌肉之间的筋膜滑动层,最深层为脏层,通常被称为器官的“皮肤”,有点类似于环绕肌肉的肌外膜。
根据它所覆盖的器官,这一层会有不同的名称,比如心脏周围的脏层筋膜被称为心包膜,肠道的脏层的膜被称为肠系膜。
请记住,这些结构都属于同一类组织,并且与其他的筋膜网相连。最简单的说法是,每个器官周围都有一个起保护作用的双层膜状结构,中间有一个滑动层以保证润滑和活动性。
内脏筋膜中也有特殊的增厚部位,被称为“韧带”,因为它们的功能更接近韧带。如果肝脏在身体里不能活动,我们在弯腰时就会觉得不舒服,更不用说跳舞了。
内脏筋膜的张力很重要。张力过低器官会发生脱垂。张力过高,则会限制器官的活动一一这是器官的一种正常生理性活动,并影响器官的正常功能。
虽然我们重点关注的是器官的筋膜但值得注意的是,内筋膜也包括动脉和静脉周围的血管筋膜,以及腺体周围的筋膜。
从头开始
从鼻腔开口处的筋膜组织,到口腔和咽部,以及它与颅底的附着处,内脏筋膜沿着颈前的深层肌肉( 颈长肌、头长肌)连续向下延伸,直到胸腔后发出分支,形成肺周围的胸膜,以及肺内细支气管周围的筋膜。如果将它们展开,它们的面积相当于一个网球场。
在两肺及其胸膜之间是纵隔——一个结缔组织包袋,向前包裹心脏,向后包裹主动脉、食管和气管。同时,纵隔腔的中部是心包,它是心肌(人体内最重要的肌肉)的外膜。
筋膜性器官一一心脏
我们知道心脏是一个泵。这是一个对生命至关重要的血泵。我们可以通过评估其流入量和流出量来检测其健康情况。因此,我们有时会忘记心脏是一块肌肉,而只是把它视作一个器官。
但是心脏实际上是肌肉。心脏的肌肉组织叫作心肌,成纤维细胞是心肌中含量最丰富的细胞。心脏中的成纤维细胞可以执行筋膜网中成纤维细胞的所有功能。
德国的整骨治疗师Gunnar Spohr认为,心脏是一个“筋膜性器官”。通过把心脏看作一个没有明确起点和止点的肌筋膜单位,我们把一个纯粹的心脏机械模型转变为一个更动态的生物张拉整体模型。
这进一步表明,我们所认为的心跳实际上可能是筋膜的一种弹性反冲。而这样的结构更像一个动态韧带,而不是一个泵。
回到中间
人体的胸膜和纵隔位于膈肌上方。内筋膜沿着食管向下,经过食管裂孔进入腹腔,然后形成壁腹膜、器官之间的筋膜、腹壁的内层,以及包裹其余器官的双层筋膜结构。
壁腹膜也是神经、血管和淋巴的通道。体内25%~50%的淋巴液由肝脏产生,并且肝脏内存在着一个巨大的胶原蛋白网。
肾脏位于所有这些器官的后方(或者称为腹膜后)。肾脏周围的筋膜被称为腹内筋膜,它会增厚并形成脂肪囊( 又称Gerota筋膜)。肾脏位于腹膜后方腰肌的顶部。
与此同时,腹内筋膜向下延续成为骨盆内筋膜,包裹着膀胱和生殖器,以及盆膈和肛提肌的“末端”。
会思考的肠道
既然我们可以把心脏看作一个张拉整体结构,那么将肠道看作一个感觉器官也是合理的。肠道内广泛分布着神经组织网络,以至于有些人将它视为第二大脑。
整个肠道的肠神经系统中约有1亿个神经细胞,这比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内的神经元的总和还要多。肠神经系统中还有肠神经胶质细胞。
“肠脑”不仅能独立于大脑来发挥功能还能产生与大脑相同的神经递质。
虽然我们似乎不太可能用第二大脑来推理,但肠脑是如此的复杂,以至于许多科学家认为,它的作用不可能仅仅是将肠道内容物从结肠内运出。
从哲学和科学的角度看,肠脑体验世界的方式与理性的颅脑不同。尽管我们需要理性认知,而肠脑的功能与此无关,但它对现实的感知也同样发挥着作用。
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
参考书籍《筋膜它是什么,何以重要》
2023年
李哲功能训练团队
最新课表
冬素十二月工作坊
2024年
李哲功能训练团队
最新课表
孟春一月工作坊
想了解有关李哲功能训练团队
课程的最新资讯
请联系
李哲团队资深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