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结束,几家欢喜几家忧。
上周是闺女上学以来的第一次正规的阶段检测(期中考试),早上送闺女上学前,爸爸就应承好了,“考好了给你放假,可以看动画片。”
闺女高高兴兴的走了,中午高高兴兴的回来了。
一进门就说“妈妈,我可以看动画片了吗?”
“好好考才能看动画片,你考的怎么样?”
“可以啊!”闺女轻快的回答,脸上还挂着愉悦的表情。
看她这意思,应该考的还不错,于是我兑现承诺让她看动画片。
结果,高兴了没多久,就被整哭了。
看完试卷,我有点蒙,感觉不太真实,闺女考的很差,一些明显不该出现的低级错误,一个个出现了。
我压制着,先小心翼翼的给老师回复:老师,她这次确实考的不好,我们以后要多督促她学习,请您放心。
然后,压着火气,看向正在津津有味看动画片的闺女,“先别看了,我们先谈谈”。
“谈什么呀,我还没看完呢。”闺女头也没抬。
看她这态度,我一下子火了,一把把电脑拿走,“考好才让你看动画片的,考的不好看什么看!”
看我这个架势,闺女怕了,愣愣的看着我。
我努力的平复了一下情绪,缓缓的问“看看这个题应该是多少?”
闺女快速的说出了答案,正确的。
“既然都会,为什么考试的时候写错了?”
“我也不知道。”
“别看了,去学习吧。”
闺女坚持不肯,默默的掉眼泪。
老二睡着了,我扔下闺女出门去透透气。
晚上,全家紧急总动员。
直到被“快乐教育”打脸,才进行深刻反思,大概是我们曲解了“快乐教育”,快乐教育不是放任不管,而是如何让孩子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
一个学习跟不上的孩子,谈何快乐?只能是越来越不快乐。
除非她不升学不考试,这不现实。
到最后发现,不是孩子不努力,是我们做家长拖了孩子的后腿。
要不要让未来的亲家把孩子领走?
还是别难为亲家了,我教育好了再送走。
每天回家雷打不动陪孩子学习,从完成作业,到做题提高,再到阅读理解。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孩子会有不配合的时候,会有情绪,家长也会有情绪。
尽量心平气和,就题论题,能坚持一天是一天。
想到这里,我又想起孩子在幼儿园是听过的一节升学辅导课,现在想来,那个老师说的无比正确:
幼小衔接根据孩子情况可报可不报,如果不报,你就要像我这样,每天回家什么事不干,陪着孩子死磕,这个过程很难,希望你能坚持。
不以一次成绩来评价孩子,稳定自己的情绪,帮助孩子提高。
共勉。
上一篇:银行房企密集座谈,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