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12月21日的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近日在年度记者会上表示,乌军高层建议“再征召45万到50万名士兵”,目前乌政府正就此事进行讨论,尚未做出最后决定。BBC指出,泽连斯基的年度记者会是在首都基辅举行,但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却是保密的,只有受邀的乌克兰媒体和外媒才能获悉相关信息,整个年度记者会长达2个多小时,泽连斯基回答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被问到征兵50万的问题时,泽连斯基表示,这是一个“极大的数字”,且是一个“高度敏感的问题”,涉及到国防问题、财政问题、公平问题,泽连斯基承认,乌政府恐怕无力承担50万新兵的后勤负担,目前是每6名纳税人负担1名士兵,但是从明年1月开始,“我们到哪里才能再找300万纳税人?”尽管泽连斯基对再次征召50万人感到为难,但也没有直接否决,而是要求军方与政府详细讨论,然后再提交相关提案。
乌克兰可能再次增兵50万的消息,自然也震动了俄罗斯,毕竟这关系到俄乌冲突的战局发展。据俄罗斯《论据与事实》杂志网站的报道,俄军事专家就表示,动员50万人,这个数字“太惊人”,“会毁掉乌克兰的未来”。专家指出,在此之前,乌克兰已经进行了10轮动员,一些不符合征召条件的人都被送上了战场,因此“无法想象这第11轮动员会征召什么样的人”,“50万的动员人数可能将使乌克兰不再有男人”。
不仅俄罗斯不看好乌克兰的进一步动员,即便是乌政府内部,对于此事也是充满了争议。比如说,据乌统计部门发布的数据,自去年开战以来,乌国内生产总值就下降了近30%,新一轮动员成本可能达到5000亿格里夫纳(乌克兰货币),这又将耗费乌GDP的13%,更麻烦的是,如果现在就动员50万人,将使得乌就业人口“再减少8.3%到9.3%”,而从去年开始,乌克兰的就业人口就已经降到了20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因此,在10轮动员的基础上,再进行第11轮动员,且动员人数高达45万到50万人,恐怕会对乌克兰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那么,乌克兰为何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原因可能如下:①乌军损失严重。据俄新社12月1日的报道,俄防长绍伊古当日表示,乌军反攻半年损失了超过12.5万人,其战力被大大削弱,而俄军正在各个方向扩大控制区域。
②俄军“全线进攻”,数十万乌克兰人“逃兵役”。据参考消息网12月11日的报道,乌陆军总司令瑟尔斯基表示,俄军正在“全线进攻”,东线战局吃紧。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据环球网12日的报道,在乌军转向“全面防御”的情况下,基辅承认“征兵动员存在严重问题”,“多达65万名适龄男子出国不归”,前乌克兰议员奥列格·察廖夫就表示,除非按照纳粹帝国那样强制“全面动员”,否则就不要指望军力能暴增2-3倍。
③俄军更加高效,且在持续“暴兵”。俄总统普京于11月末签署法令,大幅提高俄军预算开支,使其占到财政支出的30%;此后不久,普京于12月初签署总统令,要求扩军17万。据悉,自俄乌开战以来,普京已经多次下令扩军,在战前和初期,俄军总兵力不过60万,能打的合同兵只有约24万,而到目前为止,俄军总兵力已达到132万,合同兵达到了70多万,总兵力暴增2倍,合同兵暴增3倍。
很显然,夏季反攻损失惨重、逃兵严重,以及俄罗斯持续暴兵,都让乌政府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在此背景下,乌军方才不得不提出了“再次动员”45万到50万的计划。但需要指出的是,正如英国皇家联合服务研究所专家杰克·沃特林所言,乌克兰的问题不仅仅在于“缺少兵力”,更在于“兵力质量”,事实就是地讲,开战20多个月以来,乌军精锐基本已经打光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不断动员,也不过是“炮灰”而已。
俄方人力资源至少是乌克兰的3.5倍,GDP是乌克兰的14倍,所以能够“招募”更多的合同兵(志愿兵),而乌克兰只能“抓壮丁”。一个是自愿参军拿高薪,一个是被强迫参军,薪水微薄,哪边的战力更强?答案不言而喻。所以再这么耗下去,恐怕乌克兰的男人真的会被打光,正如普京说的那样,“乌克兰没有未来,而俄罗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