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孤独症儿子培养成全国冠军,研究成果让数千人受益
陈赛凤:为“星星的孩子”找出路
独症孩子设立的辅助性就业点。这个机构的背后,凝聚着创始人陈赛凤长达20多年与命运顽强抗争的心血,也汇聚了十多位和她有着相似经历、同样心怀大爱父母的坚定信念与不懈努力。
陈赛凤展示孩子们制作的钻石画。
为爱筑巢
困境中创办“爱星谷”
2000年,陈赛凤察觉到当时1岁多的儿子陈兆然行为有些异于常人:不喜欢去公园玩耍;家里不让别人来,一有人来就哭闹;出门不走回头路,一出家门就吵着要坐出租车等,只有在迷迷糊糊的状态下才能回到家;喜欢在一个固定地方用筷子敲地板……陈兆然3岁时,被确诊为重度儿童孤独症。
在那个网络资讯尚不发达的年代,陈赛凤能获取到的专业治疗方法十分有限,她只能依靠自己反复摸索。
“一开始,我们觉得让孩子在正常学校接受教育会有帮助。”陈赛凤回忆,但陈兆然在正常学校遇到了诸多问题,他曾在教室小便,会因陌生环境吵闹,甚至捂起耳朵大叫。而且在逻辑思维方面,尤其是作文、英语等课程上,陈兆然远远跟不上同龄孩子的进度。
之后,陈兆然转至特殊教育学校,但毕业后又面临无处可去的困境。于是,陈赛凤和其他孤独症孩子家长决定,一起为孩子们找个去处。在各方共同努力下,2015年9月,大龄孤独症孩子辅助性就业点——“爱星谷”在闽侯县南通镇诞生。
为了让孩子们得到锻炼,“爱星谷”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活动。陈赛凤告诉记者,他们不仅教孩子们买菜、学轮滑,还开展绘画、制作钻石画等原生艺术活动。他们期盼孩子们能在“爱星谷”学会尽可能多技能,为未来的生活筑牢根基。
陈赛凤深知,只有让孩子们制作的产品具备市场化商业价值,才能帮助他们在社会上更好地生存下去。为此,他们曾与北京的一家画廊开展合作,陈兆然的一幅国画作品还被北京一家公益机构选送到巴黎参展。在“爱星谷”,大家还每年为孩子们举办一届画展,先后举办了九届,后因资金不足而暂停。
半年前,“爱星谷”新开启了永生花制作项目。对于这个新项目,陈赛凤有着不少大胆且富有创意的设想,因为永生花的应用场景十分多样。成品可以摆在企业前台作为装饰,还可以涉足婚庆领域,把结婚照融入作品进行定制,毕竟永生花寓意着“永存的爱”。
为了提升永生花的质量,陈赛凤还与高校相关设计专业取得联系。“孩子们制作永生花时,材料损耗较大,导致成本比同类产品高。我们希望在设计上多下功夫,让产品既不会亏本,又具备顾客愿意购买的价值。”陈赛凤说,期望更多爱心企业关注孩子们的作品,让孩子们感受到自身价值。
轮滑逐梦
搭建孩子融入社会的平台
在“爱星谷”,除了画室和手工室,还有一个室内轮滑场,这里是孩子们畅享轮滑欢乐的乐园。
“兆然平时总是横冲直撞,缺乏安全意识。我就想,如果让他穿上轮滑鞋,或许能控制他的速度,让他学会保护自己。”陈赛凤回忆起当初带着儿子踏上轮滑之路的初衷,出乎她意料的是,陈兆然对轮滑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他享受着滑行时风驰电掣的感觉,每次都玩得不亦乐乎。
2008年,陈兆然参加了全国特奥轮滑邀请赛。然而,特奥赛主要针对智力障碍儿童,对于孤独症孩子的情绪和行为管控是个挑战。面对困难,陈赛凤没有退缩,她主动请缨担任助教,最终为儿子争取到了参赛机会。遗憾的是,发令枪的巨响让陈兆然受到惊吓,最终未能获奖。但陈赛凤并未气馁,她坚信,给孩子一个融入社会的平台比什么都重要。
2010年,福建省作为第五届全国特奥运动会主办方组建轮滑队伍,陈赛凤成为带队教练,陈兆然也在赛场上取得2金2银1铜的好成绩。2021年,陈兆然在第八届全国特奥运动会轮滑项目上取得2金1银1铜的佳绩。
“从兆然作为最早一批与特奥会产生交集的孤独症孩子登上赛场,到2010年有几十个孤独症孩子参加比赛,再到2021年,全国已有五六百名孤独症孩子参与特奥运动会轮滑项目了。”陈赛凤感慨万分,现在越来越多人知道轮滑项目对孤独症孩子有帮助,“爱星谷”的轮滑场地中更是时常能看到孤独症孩子在欢快地滑行。
如今,陈赛凤这位“自己淋过雨,就想为更多人撑伞”的坚强母亲,多次在各种会议论坛上分享自己在孤独症原生艺术疗育、学龄期孤独症校园教育融合、家庭融入、社区融合以及居家泛化课程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并为其他孤独症孩子及家长进行个案指导,受益孩子达数千人。
此外,记者从闽侯县残联了解到,“爱星谷”作为一家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目前共吸纳福州市周边10多名残疾人就业。闽侯县残联也一直紧密联系该机构,切实加强业务指导,做好对接服务工作,跟进扶残助残政策落实到位。2020年至2025年,闽侯县残联共为该机构发放残疾人辅助性就业补贴120多万元。(记者 陈木易 通讯员 林奥 邓一飞 文/摄)
上一篇:永泰大樟桥预计国庆前通车
下一篇:主宾国(印尼)电影活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