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在农业领域迎来重大突破,实现了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零的突破。这一成就彰显了福州在种业创新上的不懈努力和卓越成效。众多科研团队和企业投入大量精力,通过先进的育种技术和严谨的试验流程,培育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种子。这些种子不仅在本地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为全国种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让福州在种业高地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而关键的一步。
7月30日,福州种子企业万农高科集团有限公司获颁全市首张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A证)。这也意味着福州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数量实现了零的突破。
据了解,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应持有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A证),实行选育、生产、经营相结合,有效区域为全国。它们以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为主业,具有科研育种能力强、生产经营规模大、生产经营行为规范等特征与优势。
跻身种业“国家队”,难度有多大?一是难在产值,单一农作物品类总产值需达到一定要求,如杂交玉米超过2亿元,水稻超过1.2亿元,鲜食玉米超过8000万元;二是推广面积,近3年来年平均推广面积达100万亩以上;三是在自主创新品种上设置了省审、国审等“门槛”。目前,全国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仅百余家,福建省共有6家。
此次领取A证的万农高科集团成立于2003年,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省鲜食玉米领域的龙头种企之一。2023年,万农高科集团获评省级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
“种业发展比拼的是全方位的能力,育繁推一体化的体系建设是重点。”福州市种业管理处处长毛裕新介绍。近年来,福州出台实施《种业振兴六条措施》,开展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攻关、优良品种推广、企业和基地提升、市场净化五大行动,引导我市科研机构和种业企业攻关育种,培育了一大批优良品种,在青梗菜、苦瓜、生猪等育种研发上走在全国前列,并大力推进种企参与省级以上育繁推一体化认证。
据统计,2024年全市种业企业产值42.28亿元,比增8.4%,其中农作物种业产值4.95亿元,比增13.27%。(记者 蓝瑜萍)
上一篇:江阴港区单船风电叶片出口创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