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榕城的校园里,两岸学子齐聚一堂,展开了一场精彩的论道。他们来自不同的背景,却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两岸交流的热忱。在课堂上,大家积极发言,分享各自的见解和经验,仿佛是智慧的碰撞。从历史文化到现代科技,从社会发展到个人成长,每一个话题都引发了深入的探讨。通过这场论道,两岸学子增进了彼此的了解,打破了隔阂,共同为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用青春的激情和智慧,书写着两岸交流的新篇章。
27日,第二十四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简称“海辩赛”)决赛在福州举行,厦门大学获得冠军,台湾彰化师范大学、台北科技大学分别获得亚军、季军。复旦大学的穆逸菲和台北科技大学的廖哲霈获最佳辩手。
据了解,海辩赛是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支持下,由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与台湾中华青年交流协会等机构于2002年创办,已形成了以辩论赛、联谊联欢和科技访学为内涵的交流“三部曲”,成为两岸青年融合发展的特色品牌项目。
今年的赛事吸引了来自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台湾中兴大学、台湾东华大学等两岸15所高校的近80位辩手参与。比赛围绕AI技术、青年成长、文化传承创新等议题展开,两岸青年以辩明理、以论会友,展现出卓越的思辨能力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大陆辩手表达清晰、逻辑严密,跟他们交手很有挑战。”来自台湾彰化师范大学的郭恩说。
厦门大学辩手范可欣表示,与台湾高校辩手的交锋让自己深切感受到不同辩风带来的碰撞与启发。“我们和台湾静宜大学、台湾海洋大学的辩手们赛后有很多交流,分享比赛感受,还一起吃零食、约好以后玩”。
赛后,台湾学生代表团将赴北京参访交流,参观中华文化古迹,感受大陆城市建设魅力与科技发展成果,并与当地青年进行联谊互动。
台湾静宜大学首次参赛,担任三辩的陈建兴也是第一次来大陆。他坦言:“比赛节奏紧凑,对手很强,我们还和宁夏大学的同学一起逛商场、玩桌游,很快就打成一片。”
台湾中华青年交流协会理事长黄荣护说,台湾青年要利用好海辩赛的机会,与大陆同学多互动,多观摩大陆智慧城市的发展,“要用心去体验感受,回到学校以后,与学弟学妹们分享经验与收获。”(记者 唐蔚嫱)
下一篇:中招五年制高职28日起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