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山,在数字时代展现出强大的力量,以数字赋能“阳光交易”。通过搭建先进的交易平台,将每一笔交易都置于阳光之下。数字化技术让交易过程更加透明,从项目发布到投标竞价,每一个环节都清晰可查。数据的实时记录与监控,有效防止了暗箱操作,保障了交易的公平公正。无论是政府采购还是企业间的合作,都能在这个数字舞台上规范进行。数字赋能的“阳光交易”,不仅提升了交易效率,更树立了仓山诚信交易的良好形象,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坚实的数字动力。
仓山:数字赋能“阳光交易”
打造“两平台一中心”,创新基层治理新模式
“榕易租”推动国有(集体)资产在阳光下交易,在流动中增值;“榕易招”助力农村规范化建设,筑起农村小微工程的“防腐墙”……2023年以来,仓山区积极探索,在全市率先打造了“榕易招”农村小型工程项目电子招投标平台、“榕易租”资产竞价平台,通过数字赋能推动政务阳光化、交易规范化、治理精细化,走出了一条具有仓山特色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榕易租”阳光交易激活国有(集体)资产
“榕易租”平台,集线上竞价、数字化管理、延伸服务等功能于一体,通过“互联网+电子竞价”的方式,助推国有(集体)资产运营管理驶入安全“轨道”和增值“跑道”。
说起这个平台,仓山区盖山镇高湖村负责人感触颇深。当年3月,高湖村用村集体资金购置了融侨瀚林郡(一区)A7号楼整幢商业资产,在“榕易租”平台上经过六轮线上竞价,项目起拍价最终从55元/平方米/月提高到60元/平方米/月,实现合同总价约1.77亿元,溢价率9.1%,溢价金额1474.87万元。2024年,在“榕易租”平台,高湖村将悦庭郡店面以105元/平方米/月的价格对外进行出租,当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在前一年526万元的基础上增加约两倍,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
在“榕易租”平台上,出租程序不透明、租赁管理不规范、竞价交易不公平等痛点乱象全都一扫而空,从资产挂网到合同签订,实现全流程电子化操作。平台创新推出的“管家服务”,为村集体提供从实地勘察到方案制定的一站式服务,让闲置资产“活起来”、集体收入“涨起来”。
自2023年3月运行以来,“榕易租”平台上,仓山区村集体资产成交592宗,成交总价21.12亿元,溢价金额2.93亿元,溢价率16.11%,真正实现了资产在阳光下交易,价值在流动中提升。
“榕易招”透明招投标筑起农村“防腐墙”
在农村小型工程招投标领域,仓山区同样交出了亮眼答卷。2024年8月上线的“榕易招”平台,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实现农村小型工程全流程电子交易,有效杜绝“人情标”“关系标”问题。
“榕易招”创新采用的“全流程电子交易+开标直播”模式,对开标过程进行现场直播,这种“指尖监督”模式,既规范了招标过程的公正性,又提升了群众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开标过程就像看体育比赛直播一样清楚,谁中标、怎么中的标都一目了然。”仓山区六凤村村干部感慨地说。今年5月,该村刚刚完成一条标的约20万元的排水沟工程招标,深切感受到了该平台的便利和公正。
数据显示,自2024年8月运行以来,仓山区已有50宗项目在“榕易招”平台顺利完成招投标,累计金额7800万元。在71个村小微权力监督群直播招投标过程,14000余名村民在线观看监督。
“平台设置了线上线下双通道质疑机制,确保每个环节都经得起检验。”“榕易招”平台相关负责人介绍,平台还将招投标周期压缩至16天以内,既规范了程序,又提高了效率,还节约了成本,真正实现了多方共赢。
数治融合构建现代化治理“仓山实践”
农村小型工程虽“小”,却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榕易招”平台以技术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用“阳光操作”防范“微腐败”,既保障了工程质量,又赢得了群众信任。
“榕易租”则利用互联网实现网络化、市场化竞租,价高者得,打破传统招租方式,防范在资产出租过程当中的廉政风险点,实现“透明交易、公平竞价、阳光招租”,让村民腰包越来越鼓。
当前,仓山区将“榕易招”与“榕易租”两大平台与区综治中心有机整合,构建起“两平台一中心”的“线上+线下”立体化治理体系。在洪塘支路的区综治中心,群众可以“一站式”办理矛盾纠纷调解、法律咨询等事项,实现了基层小微权力阳光监督,促进了基层治理的提质增效。
仓山区相关人士表示,将持续提升“榕易招”“榕易租”的知晓度和关注度,切实打响品牌。同时,完善各级综治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全面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持续擦亮“阳光政务”品牌,为全市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更多“仓山经验”。(记者 林铭)
下一篇:直通!邮件运至香港仅需16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