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伏季休渔期,长乐的渔民们并未闲赋,而是积极投入到修船补网“充电”的忙碌中。他们深知休渔是为了更好地养护海洋资源,为未来的渔业生产打下坚实基础。船坞里,渔民们熟练地修补着渔网,那一双双粗糙的大手仿佛在诉说着他们对海洋的深情与执着。他们精心检查着船只的每一个角落,确保在休渔后能以最佳状态再次驶向大海。这忙碌的身影,是他们对渔业的坚守,也是对海洋生态的呵护,为长乐的渔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5月1日12时起,长乐正式进入为期3个半月的伏季休渔期。近期,繁忙的渔港码头少了往日出海作业的喧嚣,呈现一幅幅渔民休整、海洋休养的别样图景。
在潭头二级渔港(福星港),一艘艘停靠在岸边的渔船迎来“养护季”。渔民老林正与专业维修人员一起对船体进行检查与翻修。他一边擦拭着船上的零件一边说:“渔船既是我们的生产工具,也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休渔期间,正好趁机打打锈、刷刷漆,等着开渔后再扬帆出海。”
港口内是忙碌的修船声,港口外的渔村院落热闹非凡。老林的妻子陈大姐正和几位邻居在家门口忙着修整渔网,双手翻飞,笑语不断。“从店里买的刺网我们还得根据实际用途再编织加工一下。自己动手,不仅质量有保障,还省下了一笔人力开支。”她笑着说,“大家一边干活一边聊天,还挺有意思。”
休渔期不仅为渔民的渔具维护提供了时间,也丰富了他们的岸上生活。
不少渔民趁此机会开启“诗和远方”的旅程,有人背起背包出门旅行,在手机里记录下别样的风景;也有人回归家庭,钻进厨房为家人做一顿“爸爸牌家常菜”;还有人选择“充电”,参加技能培训。年轻渔民小陈就报了电商培训班,准备开渔后尝试通过直播带货,把长乐的优质海鲜推向更广市场。
伏季休渔期,长乐区农业农村局也同步启动了“硬核护海”行动,从岸上到海上织密监管网络。岸上方面,宣传与监管同步推进。执法人员深入渔村渔港,通过悬挂横幅、张贴公告、分发宣传册和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普及休渔期政策,提升渔民守法意识。同时,24小时举报热线全天开通,鼓励群众参与监督。针对不同港口特点,区里还采取雇船封港、专人值守、关闭闸门等“人防+技防+物防”措施,切实防止船舶违规出入。
海上巡查同样不放松。执法人员利用天气窗口,持续开展海上巡逻,对违规出海捕捞行为进行查处,并集中清理违规渔具,为海洋资源修复营造良好环境。
“通过多样化宣传和严格监管,现在渔民的配合度越来越高。”长乐区农业农村局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工作人员介绍道,“大家普遍认识到,保护海洋资源就是守住自己的饭碗。”(记者 宋亦敏 通讯员 陈佳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