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 这一充满爱意的日子,在福建,7589 对情侣携手走进婚姻殿堂,领取了结婚证。他们带着满心的期待与喜悦,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将彼此的爱情定格。五彩的鲜花簇拥着,仿佛见证着他们爱情的绚烂;甜蜜的笑容洋溢在脸上,尽显对未来生活的憧憬。这 7589 对情侣,用行动诠释着爱情的真谛,在 520 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开启了他们携手相伴的人生旅程,共同书写着属于他们的幸福篇章。
21日,记者从福建省民政厅获悉,今年5月20日,福建共有7589对情侣领证结婚。结婚登记最热门的三个设区市分别是泉州市(1594对)、福州市(1431对)、漳州市(1028对),共占全省总量的53.41%。结婚登记最热门的三个县(市、区)是泉州晋江市(385对)、厦门市集美区(268对)、福清市(262对),共占全省总量的12.06%。
据福建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热衷于在2月14日、5月20日、七夕“扎堆”结婚的福建青年越来越多,结婚登记数约是平常的10倍。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学副教授严静认为,这存在两方面原因。一是社交媒体流行带来的认同感归属感满足心理放大,在通过社交媒体与亲朋进行深度情感链接的流行现象下,“晒朋友圈”不仅流行而且“很炫”“很甜”。二是在婚恋观念上,传统和现代共生共存,对婚姻的信仰如果通过“仪式感”加强表达,不仅是讨喜、示吉和祈福,也是对“百年好合”心理暗示和行动表白的加强。
福建省民政厅提供的数据显示,近3年的5月20日,福建婚姻登记数量稳步增长,分别是2023年(6272对)、2024年(6987对)、2025年(7589对)。其中,25岁~29岁是登记最密集的年龄段。
严静指出,结婚登记火热的背后具有足够的社会文化基础和社会心理基础。比如,风靡各大短视频平台的“萌娃网红”,客观上促进了生育文化的热络。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生育与婚姻紧密关联,对“养小孩”的渴望也是很多适婚青年做出婚姻选择的动力源。
福建省民政厅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20日,全省共有113处婚姻登记服务场所为情侣提供结婚登记服务。其中,有29个户外婚姻公共服务点,共包括7个公园(景区)式婚姻登记点,以及22个户外颁证点(根据实际或可登记或可颁证)。
据福建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工作人员介绍,福建是第二批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地区。5月10日,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正式施行,婚姻登记实现“全国通办”,政策发生变化。双方均是内地居民的结婚登记属于全国通办的受理范围。一方是内地居民,另一方是外国人、港澳台居民或者华侨的结婚登记也属于“全国通办”的受理范围,可以在任一有相关婚姻登记权限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记者 陈尹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