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近期开展了一场意义重大的夏季集中灭除非洲大蜗牛行动。非洲大蜗牛是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危害极大。在行动中,福州组织专业队伍,利用药物喷洒、人工捕捉等多种方式,对城市的各个角落进行地毯式清查。工作人员们不怕脏、不怕累,仔细搜寻每一处可能存在蜗牛的地方。通过此次集中行动,有效减少了非洲大蜗牛的数量,为维护福州的生态平衡和城市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让市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安全和舒适。
见到这种大蜗牛 千万别碰
福州开展夏季集中灭除非洲大蜗牛行动
最近,福州常常下雨,一些市民在路边、草丛、外墙上发现大蜗牛。20日,家住江南水都小区的李先生就致电本报,咨询在小区出现的是否是入侵物种之一的非洲大蜗牛。
19日晚,仓山一小区出现非洲大蜗牛。
记者将李先生提供的照片交由福州市农业农村局生态办的相关工作人员核对,确认这种个头大、壳面有花纹的蜗牛确系非洲大蜗牛,是我国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工作人员介绍,非洲大蜗牛身上携带多种细菌,人们用手触摸,会引起皮炎、皮肤瘙痒、肿胀等。非洲大蜗牛更不能食用,因为它寄生或携带有病原体。
福州市农业农村局提醒市民不要徒手抓蜗牛,如果在公园、小区发现数量较多的大蜗牛,应找公园管理处、物业管理公司进行处理,或者找专业的杀虫公司处理;若在家里发现少量蜗牛,可利用食盐进行处理,蜗牛被撒食盐后,软体部分会因脱水而死亡。
记者了解到,从本月起至9月,福州将在全市范围开展非洲大蜗牛夏季集中灭除行动,遏制非洲大蜗牛扩散态势。(记者 陈木易/文 石美祥/摄)
上一篇:连江:油桐花开 “雪”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