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夏先鹏积极致力于构建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他深知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不懈努力,旨在为知识产权纠纷提供更全面、高效的解决途径。这一机制将整合多种资源,包括司法、行政、调解等,形成协同合力。它能让知识产权纠纷在不同层面得到妥善处理,既保障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又促进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和保护。夏先鹏的这一举措,将为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
全国政协委员夏先鹏建议,进一步构建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夏先鹏认为,知识产权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其活跃运用既是创新驱动的必然结果,也是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近年来,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不断得到运用和发展,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企业缺乏以非诉方式解决知识产权纠纷的意识、我国商事调解面临体制机制障碍、仲裁和调解机构培育不够等不足。
为此,夏先鹏建议,一是树立“纠纷高效解决就是生产力”的新认知,将解纷机制深度嵌入生产力发展脉络来谋划、落实,把调解成功率纳入新质生产力发展评价体系,推动形成多元调解促产业合作的纠纷解决新模式。二是强化调解矩阵升级,通过以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智慧解纷、设立产业嵌入式仲裁中心、成立类似中国半导体知识产权联盟基金的行业性风险共济基金等方式,打造高效解纷新机制。三是深化协同保护机制,由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等部门共同制定多元解纷路径图,让解纷各环节紧密衔接;同时,强化各类解纷平台融合互促,推动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知识产权治理体系迭代升级,降低创新活动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塑造有利于技术创新、要素聚合的新生态。(记者 苏依婕)
上一篇:福建,很骄傲!
下一篇:福建今年将办百场观鸟嘉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