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推出 18 条措施全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这些措施涵盖多个方面,如在资金支持上,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为企业提供便捷的融资渠道,缓解资金紧张难题。在税费优惠方面,精准落实各项减免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同时,在政务服务上,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此外,还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培训指导,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一系列举措切实为中小微企业注入活力,推动其在经济浪潮中稳步前行。
省政府新闻办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福建近日印发的《关于支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内容和制定情况。
据悉,《若干措施》共提出18条具体措施,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
坚持系统协同,增强政策取向的一致性、协调性。比如,在招工引才方面,既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协同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开展联合招聘活动,给予一定赴外招工补助,又鼓励各地在人才房、公租房、子女就学等方面加大对人才的保障力度,还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开展省级高层次人才自主评价认定,力求形成政策“组合拳”,发挥“1+1>2”的政策叠加效应。
坚持普惠扩面,力求激发更多中小微企业活力。《若干措施》延续、优化了一批受惠面广、支持力度大、契合需求期待的惠企政策,为市场投资经营活动创造稳定可预期的政策环境。比如,经过调研,将之前推出的、企业反映较好的“对入选省技术创新重点攻关及产业化项目给予最高300万元支持”等政策延续下来,并适当优化、拓展适用范围,让好政策惠及更多的中小微企业。
坚持问题导向,确保各项举措管用实用。从中小微企业的需求出发,围绕解决企业突出问题,提出一系列政策举措,力求务实管用、取得实效。比如,针对福建中小微企业发展中科技创新短板问题,《若干措施》从支持技改提升、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创新服务供给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既有对省技术创新重点攻关及产业化项目的资金支持,又有向广大中小微企业提供的大型科研设施仪器共享服务。针对中小微企业反映突出的市场需求不足、生产经营困难问题,《若干措施》从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开拓市场、支持参与“两新”和政府采购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既有开展70场以上“手拉手”供需对接活动、50场“福品销全球”展会,又有支持地方结合实际提高消费品以旧换新预拨资金比例、提高中小微企业政府采购合同预付款比例等“干货”。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培育6500多家创新型中小企业、近400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370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2家专精特新企业成功上市,26家企业成长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今年福建计划新培育1000家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一批“小巨人”企业,并推出第三期100亿元规模的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项资金贷款。(记者 马丽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