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江,这座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城市,正以追高逐新的气势如虹展现着千年商埠的新宏图。在时代的浪潮中,台江勇立潮头,不断突破自我。那古老的街巷间,依然留存着往昔商业的辉煌印记,而如今,新的商业元素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从繁华的商业中心到新兴的产业园区,台江的每一处都在书写着创新与进取的篇章。它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商业底蕴,吸引着全球的目光,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正以豪迈的姿态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787.69亿元,增长6.1%;民营经济活跃,2024年新增市场主体超1.5万户;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区、省级双拥模范城、全省城乡建设品质综合提升绩效优异区等荣誉,连续两年获评福建省城市发展“十优”区……翻开台江区发展的成绩单,一连串可喜的数据和荣誉,不仅勾勒出高质量发展的上扬曲线,更折射出台江厚积薄发的强劲动能。
作为省会核心区,台江历来就是商业旺地、商贸重镇。近年来,台江区立足闽江商贸基因,发扬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的开拓创新精神,以更优环境、更强政策、更暖服务打造发展沃土,吸引越来越多客商前来投资兴业,让千年商埠焕发新时代光彩。
“五一”假期,市民游客打卡上下杭景区。记者 叶诚 摄
强产业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三捷河畔的三条簪展示、建郡会馆前的畲族风情、下杭路的英歌舞……今年“五一”假期,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再次火爆出圈,接待游客约45.9万人次,同比增长约31.82%。
地处福州城市中轴线的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是福州“闽商精神”的重要发祥地,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一,素有“福州传统商业博物馆”的美称。年初举办的上下杭2025全球招商大会,聚焦“文化赋能、产业焕新、国际合作”三大维度,吸引一批知名品牌纷至沓来,现场有10余个品牌签订意向书,福建首店、福州首店接连落地,为台江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如今的台江,扑面而来的是开放开发的热潮,投资兴业的氛围越来越浓厚。台江区坚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方向,招引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现代商贸做优做强,拥有230多家年销售额超亿元企业,“苏万宝”等七大商圈日趋繁荣,海峡电子商务产业基地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海峡金融商务区纳入自贸联动创新发展区,拥有高端商务楼宇64栋、税收亿元楼超10栋。
金融业集聚发展,被列入全省“共富金融试验区”三个试点地之一,福州数字金融审执中心相关经验做法获评福州市优秀“试点先行探索”类案例、福州市营商环境创新十大举措,金融业年税收占全省四分之一,各类金融机构云集,加快构建业态完备、辐射力强的金融生态圈。
文旅商加快融合发展,“闽江之心”茉莉大街获评“第三批福建省特色步行街”,入选福州市首批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案例;“闽江游”入选国内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试点,夜景灯光秀成为“夜福州”的闪亮名片;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数字赋能加速推进,主动融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把数字经济作为主攻方向,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激活新质生产力,将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融入生产生活各领域,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55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98家、市级以上双创平台载体17家。
福州数字金融审执中心立案大厅。记者 叶诚 摄
筑园区 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行走在海峡金融商务区、闽江北岸中央商务区,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不仅勾勒出城市最美天际线,也涌动着蓬勃生机和无限潜力。
问“天”要地,向“新”发展。台江区坚持“一栋楼就是一个产业园、产业园就是产业链”理念,大力实施两大商务区高品质提升工程,打造海荣大厦、数智港等一批“立起来”的产业园和特色楼宇,不断推进现代商贸和服务业聚集发展。
位于海峡金融商务区的海荣供应链平台经济产业园,依托永荣控股集团、大东海集团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搭建产业协同发展的广阔平台,吸引众多上下游企业供应链中心入驻。园区锚定化工新材料、钢铁供应链、大宗商品供应链等核心领域精准招商,持续完善产业链生态,全力打造具有强大辐射力和竞争力的千亿级供应链平台经济产业园,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福州数字金融审执中心落地台江区创实大厦,依托审执中心打造福州市数字金融服务产业中心,后续计划建立数字司法金融服务产业园,吸引资管公司、贷后服务公司等上下游金融企业和服务机构入驻台江数智港。
此外,台江区以特色楼宇为载体,绘就产业集聚新画卷。升龙汇金中心作为“台资银行楼”深耕两岸金融合作,福州IFC依托“律师楼”特色打造法务服务生态圈,福晟钱隆广场则以“保险楼”为核心延展风险管理产业链。
招商引资,是一个地区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台江区通过精准定位与产业配套的垂直深耕,各楼宇形成“同类集聚、生态互补”的发展格局,持续吸引头部机构与上下游企业入驻,在专业服务能级提升与业态融合创新中,不断强化楼宇的行业标识度与产业吸附力,推动城市楼宇经济向专业化、品牌化纵深发展。
优生态 创新机制激发活力
一个地方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的感受最深,最有发言权。朴朴超市集团公共事务总经理周道刚介绍,2016年9月,朴朴超市在台江区半岛国际一个小单间诞生,开始了对即时电商模式的探索与创新。经过9年多的快速发展,公司业务已覆盖福州、厦门、深圳等多个城市,全国营业收入超300亿元,员工超5万人。
“企业的发展依托着区域的发展,是台江区这片热土给了我们源源不断的生长动力。创业9年来,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台江区在产业经济发展、营商环境、创新创业等方面推出诸多颇有成效的举措,有关部门为我们提供管家式服务,在人才认定、资质办理、场地办公等方面提供了细致的指导和帮助。”周道刚说,朴朴超市生于台江、长于台江,未来会继续扎根台江,在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为推动台江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优化“营商”,方能“赢商”。台江区在全市首推“潮汐窗口”,第一时间开设“高效办成一件事”专项服务窗口,上线运行全市首个惠企政策服务平台“营商通”。同时,台江区坚持“人才强区”战略,持续优化“1+ 1+N”人才政策配套,进一步打响“找工作到台江”引才品牌,2024年赴南京、武汉等地重点院校开展引才宣介活动23场;举办就业夜市、直播带岗等招聘活动31场,组织1700余家用人单位提供岗位2.5万余个,吸引求职者12万余人;发挥区人才之家“创业人才创新项目孵化器”作用,举办职业技能提升训练营等活动80余场,服务科技创新人才2600余名。
扬帆奋进正当时,凝心聚力再出发。接下来,台江区将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上进一步强链条、增效益,梯度培育创新型、科技型企业,壮大“文旅+”产业、“数字+”产业,持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积极拓展多元化消费场景,着力打造现代化国际城市金融商贸中心。(记者 颜澜萍 通讯员 台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