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春笋吃进急诊室?!”这一惊人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医生提醒,并非人人都适宜进食春笋。春笋虽美味,但因其含有较多难消化的纤维素等成分,对于胃肠功能较弱、患有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来说,过量食用可能导致胃肠不适,甚至引发急性肠胃炎等疾病,进而被送进急诊室。所以,在享受春笋美味的同时,大家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量食用,避免因贪嘴而给自己的身体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眼下正是春菜上新季,春笋占据了许多蔬菜市场里的“C位”,不少市民都会购买春笋尝鲜。但是近日在浙江,却有人因为吃这款“春季限定”美味,吃进了急诊室。春笋含有的大量粗纤维,对便秘患者有一定的帮助,但医生表示,并非人人都适宜进食这款“春天的味道”。哪些人不适宜食用春笋?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李国栋:对一些便秘的病人,春笋的粗纤维是有帮助的。但有一些人群,比如老年人群,还有长期卧床、胃肠道蠕动功能比较弱的人群,如果吃了大量春笋,笋可能会在肠道里积起来,患者胃肠道功能蠕动比较弱,可能会形成粪块性的肠梗阻。所以老年患者,尤其是长期卧床的患者千万不要一次吃大量的笋。
另外,过敏体质人群也不宜多食用春笋,否则可能加剧过敏反应,如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 王琨:还有一类特殊的患者是由于其他的疾病,比如骨质疏松等,需要大量补充钙质,同时进食春笋和钙,春笋里的草酸和钙结合成为草酸钙,就会形成泌尿系的结石,这样的患者我们也不建议大量进食春笋。
上一篇:AI赋能,这一板块有望启动
下一篇:中央一号文件释放了哪些新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