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清的广袤农田上,无人机正悄然助力农业实现高效绿色发展。无人机凭借其高效的作业能力,能够快速且精准地完成播种、施肥、喷药等一系列农事操作。它可以根据农田的实际情况,精准地将农资投放到每一寸土地,避免了浪费,提高了利用率。同时,无人机作业减少了人工操作,降低了劳动强度,让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其低空作业的特点,能更好地适应复杂地形,深入到传统农业机械难以到达的角落,为福清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路径,推动着农业迈向更加高效、绿色的未来。
日前,厦门大学科技园(福清)科技创新中心无人机团队与福清市琳鹏现代农业公司联手,上演了一场“科技种田”大戏。植保(农林植物保护)无人机化身“钢铁蜻蜓”,在绿野间精准穿梭,喷药、巡查、监测等动作一气呵成,展现了科技在现代农业中的强大实力。
厦门大学科技园(福清)科技创新中心无人机团队技术负责人朱广永介绍,相较于传统人工喷洒农药,无人机作业优势显著,不仅大幅节省了人工和时间成本,单机日作业量可达150亩,效率提升10倍以上。此外,无人机配备的高清摄像头和智能传感器,可精准识别病虫害,一键生成“农田体检报告”,为农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未来,双方将共同制订植保计划,实现病虫害预警、作物生长周期管理等全程无人机“护航”。同时通过无人机的飞行轨迹绘制农田健康图谱,打造“农业数据大脑”,为精准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农业生产智能化升级,为福清现代农业高效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记者 钱嘉宜 通讯员 陈诗雨)
上一篇:福州高新区新增一红色讲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