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条双股道电气化移动式装车线在连江正式投用,这一创新之举引发广泛关注。该装车线采用先进的电气化技术,双股道设计提高了装车效率,能够同时满足多辆列车的装车需求。移动式的特点使其在场地布置上更加灵活,可根据不同的生产需求进行快速调整和迁移。这不仅提升了连江地区的物流运输能力,也为全国其他地区的铁路装车业务提供了新的范例和借鉴,推动了我国铁路运输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发展。
28日10时30分,一辆载着3000余吨巴西铁矿石的列车,从连江可门港铁路支线可门Ⅲ场装车区缓缓驶出。这标志着,全国首条双股道电气化移动式装车线正式投入运营,实现作业区泊位与铁路运输的无缝衔接,可门港自此开启海铁联运新模式。
全国首条双股道电气化移动式装车线投用。记者 池远 摄
据悉,作为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重点项目,此次投用的线路覆盖福州港罗源湾港区可门作业区4号至7号泊位,打通了温福铁路透堡站至可门港码头的海铁联运“最后一公里”。
其中,可门作业区4号、5号泊位年设计货物通过能力1910万吨,4号泊位最大可靠泊30万吨级散货船,5号泊位最大可靠泊5万吨级散货船;正在建设的6号、7号泊位,年设计货物通过能力达1650万吨。
该线路的投用,进一步释放港口作业潜力,加快可门作业区大宗散货海铁联运发展,完善“公铁水”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推动形成“大码头、大物流、大通道”运输格局,助力港口与内陆腹地互联互通,大幅提升对江西、湖南等内陆腹地的辐射能力,显著优化福州港大宗散货运输结构。
据介绍,传统装车楼装货时需要内燃机车牵引移动列车才能完成装车,新型双股道电气化移动式装车机可沿铁轨自主移动装货,列车全程静止。“该移动式装车机走行轨长835米,系统最大装车能力可达每小时4000吨,预计近期年设计通过能力将达500万吨,远期有望达到1100万吨的港口铁路装卸服务作业能力,显著提升港口铁路装车作业能力。”中土集团福州勘察设计研究院项目负责人黄飞表示。
“和单股道作业相比,双股道电气化移动式装车系统可在任意一条股道列车完成检查后装货,另一条股道上的列车则可同步开展检查作业,互不影响,效率显著提高。”福建可门港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赖丰涛说,通过智能联动体系,可实现远程操作、高精度装车。(记者 郑瑞洋 李晖 通讯员 李宁伟 陆逸 何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