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年轻人自己找对象,并不要媒婆介绍,也不要别人帮忙,还用一些套路,说明什么社会问题?
起码说明年轻人心态开放了,不是那么保守了。封建主义早就已经被扫进历史故纸堆,而欧风美雨的侵袭让年轻人没办法逃避。他们必须要学会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对资本渗透进每个社会角落的状况,而不能独善其身。年轻人接受新鲜事物比较快,很快就学会了欧美人的开放,尤其是在找对象方面比较自由。而社会被资本渗透之后,并没有限制他们,也没有教育他们如何找对象,而是顺势而为。毕竟,资本发展的目的是增值,而不是限制人,更不是教育人。资本会为年轻人自己找对象创造条件,哪怕只是创造一些谈情说爱的咖啡馆、餐厅等地方,创造一些可以发生“一夜情”的旅馆,创设一些租费比较便宜的同居出租屋等等,也算是好的。只是恋爱期间,年轻人的花费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就更别提以后结婚的花费了。资本正好趁着年轻人自己找对象的机会大赚特赚,并且形成一种风气。
真正的赚钱不是鼓动人们消费,而是创造一种或几种消费模式。资本创造了消费模式,要年轻人进入圈套。年轻人大多没有吃过苦,没有太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而教育往往缺席。于是,很多年轻人早恋,甚至过早同居,怀孕之后就要堕胎。甚至很多青年男女在结婚之前都有同居经历,要是没有同居经历,就会被人视为幼稚可笑。是不是结婚之前男的变成了西门庆,女的变成了潘金莲?如此来看,真到了结婚的时候,青年男女已经有了成熟的性经验,算是二婚、三婚甚至多次婚了。
要是和同居比起来,只是找对象谈恋爱,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并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青年男女早就摆脱了封建时代的择偶原则,不会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禁锢,也不会被某种观念束缚,而是会放开怀抱,自己找对象。时代风气使然,人们都视为正常现象。倒是找不到对象的青年男女被人看成没本事,尤其没有找对象的本事,还要屡次被父母催婚,苦不堪言。风流倜傥反倒成了好的名词,见一个爱一个也算是有本事,但前提是要有钱或有权,倘若只是吹嘘,骗了不少异性朋友,只能被唾弃,最终不能成功上位。
年轻人学不会欧美的科学技术,学习欧美的自由恋爱倒是很在行,而且一学就会,甚至泛滥开来,有过之无不及。暑假期间,有高中女生排队去打胎,还要问医生,组团能不能便宜点。而大学女生堕胎的也不少,只是没有公开。大学生自己找到对象之后,就要出去同居,而不会在学校住宿舍。或许,他们只是在演练结婚的状态,或者只是觉得好奇,互相满足生理需求,甚至没想到要共同步入婚姻的殿堂。于是,很多大学生都同居了。读书期间好得跟一个人似的,毕业的时候,就要忍痛分手,撕掉照片,分割财产,最终各奔前途,却走不到一起去。从法律角度看,同居不犯法,但从道德方面来看,同居就被人诟病了。不过,社会既然已经开放了,甚至有些礼崩乐坏的意思,人们也就见怪不怪了。不仅年轻人要自己找对象,同居,就是中年人或老年人也会自己找对象,同居,却不领结婚证。除了没有结婚用的钱,或者认为不合适之外,就是嫌结婚是一种禁锢了。已经结婚了,感觉不合适,要离婚的时候,分割财产还是一大难题。与其遭遇难题,还不如不结婚。当然,青年男女还有另外一种考虑,就是“骑着马找马”。先和眼前中意的同居,等到更好的异性出现之后,就会直接追求,抛弃眼前这个,一点都不可惜。甚至一个年轻女人有好几个男朋友,全都用来当作“备胎”,找到更好的就会直接凑过去,找不到,就用“备胎”。
社会开放了,年轻人却不愿意学习了,喜欢自己找对象,自己谈恋爱,也喜欢同居而不声张。在感情方面,已经泛滥成灾。人们已经认清了市场经济下的新形势,知道感情可以出卖,甚至可以明码标价。长得好的人就算拥有一定的资本,可以轻松找到好的对象,甚至可以求包养,可以在社交平台凭借美丽的色相赚钱。那么,年轻人玩开了,却忽略了学习和进步。只学会了欧美的自由恋爱甚至性解放,却没有学会欧美人的务实精神和科研精神,就更别提学到人家的民主精神了。
虽然现在不让娶三妻四妾了,但现在年轻人对待感情明显不如古人专一。古人批判的移情别恋、见异思迁都出现在当代年轻人身上,甚至有过之无不及。是不是社会真的进步了,就会出现自己找对象和同居的现象?起码不用父母包办了,鲁迅、胡适他们那一代人,处于新旧交替的年代,还不得不服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了现在,已经不用那个了。但年轻人显然受到了资本的影响,而且变得比较狡猾,比较世俗,尤其是在恋爱方面,更注重钱财和权力,而不是注重人品和修养。或许,双方都没有什么人品和修养,也就不用苛求了吧。
上一篇:面对寒潮蓝色预警,公众应该怎么做
下一篇:奶茶店有什么引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