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传统零售还是新零售,都围绕着人、货、场三大核心要素进行运作。关键要素的成功就是商业的成功。那么,将这三个核心要素融入商业活动的运作是可行的。本文将与您分享一些活动规划的新想法。
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公司推出了新的云平台,将举行新闻发布会。领导说只剩下一个半月了,你要抓紧时间。那么,你将如何开展工作呢?
面试时,面试官问:你会如何独自策划一个300人的沙龙?
并看看如何从人、货、场的角度规划活动:
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推广新平台、新功能、新应用?主要产品是什么?
围绕这些要素,我们展开,使用白板工具进行发散思维,然后进行汇总和总结:
与思维导图相比,白板可以突破边界思维,让你的思维更加发散。
然后,我们从“白板发散思维”的角度,梳理关键信息,向谁展示什么样的产品,如何展示?
因此,您的计划需要包含以下大部分内容:
# #第一部分:货物
1\. 活动目的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新产品发布和推广,危机公关媒体会议,或寻求渠道合作伙伴,必须明确目的,这是活动成功开展的关键。
2\. 活动主题
(图片来自网络)
以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腾讯云为例,聚焦智能生态理念。所以,连接、智能、未来是主题,聚焦不同细分领域,以及腾讯云能给这个领域带来的价值。既契合了本次大会的主题,又体现了产品的定位和愿景。
所以,结合活动目的与产品特性制定的标题,才能让人清晰明了活动的目的所在。
3\. 活动时间
活动时间的选择要根据产品推广的节奏来确定。所谓时机很重要,要结合重要发言人的时间来选择。至于选择周末还是工作日,各有利弊,工作日如果是带干货的专业活动,还是能吸引不少观众的。如果是资源对接半娱乐,周末可以选择作为休闲娱乐的选择。
4\. 活动地点
主要由预算决定,其次是公司性质和产品。
例如,
之前在一家创业公司举办的云平台发布会上,一开始我以为为了突出高端产品,选择了五星级酒店,邀请了几家公关活动提供商做了一个简单的策划。我向领导汇报的时候,领导连计划都没看。说白了,作为一家创业公司,公司不可能花这么多钱在一个市场活动上。
因此,这个计划被完全否决了,当时是被迫的。我该怎么办?只剩下一个月了!后来开始考虑一些孵化园区、创业空间、创业咖啡馆。最后,我选择了上海的一家咖啡店。他们既有投资人的资源,又有良好的媒体资源,场地预算也非常符合领导的要求。
我想说的是,策划活动前,少一些想当然,多放沟通确认,不同阶梯的费用预算以及所能达到的效果,让老板做选择题,让你少走弯路。
5\. 活动流程
一般来说,通常一个活动的时间控制在2-2.5h,内容可以根据产品进行设置,如开场VIDEO、主办方发言、嘉宾发言、产品讲解演示、抽奖、合作伙伴发言、签约仪式等。每一个环节的时间设置、衔接、过渡都需要精心安排,让观众感受到活动一气呵成,干货满满。
# #第二部分:人
包括几种类型的人:
1\. 竞争对手
研究他们举办的活动,邀请的客人,活动的过程和设置,然后是发现可以借鉴的点,以及需要避免的坑。.
2\. 目标用户
新客户,老客户,潜在客户,通过不同渠道去找到他们,并做定向邀约,的渠道可以是:
*现有客户数据库,可用于电话、短信、推送等。
*第三方平台发布,如活动线、互动吧、31会议、鸽子会等。
*来自媒体:官网活动区、微信官方账号、微博、社区等。
###
strong>3\. 领域专家与合作伙伴
充当KOL角色,可以作为大会特邀嘉宾做主题发言,领域专家可以分享对这个行业的前瞻,现状趋势分析,前沿技术等分享,为产品的发布做伏笔。
合作伙伴嘉宾发言,代表了以往成功的案例,与公司合作的基础,以及对于产品未来发展的期许,为产品的合作发展起到示范效应。
### 4\. 专业媒体
邀请哪些垂直媒体,哪些门户网站,纸媒,网媒,应该根据所处的行业,以及媒体的影响力来决定,以达到良好的品牌传播效果。
## 第三部分:场
场地的选择,第一,由预算影响,第二,要吻合产品气质。
选定后,场地的搭建一般可以分为, 接待区,会场区,茶歇区,体验区, 结合产品设计一整套相符的VI, 包括所有宣传物料,显示屏,演示PPT等。
同时,结合产品的特点,如果是科技行业,可以在接待区签到,及体验区的设置上,采用一些前沿的方式,如电子签到,VR体验等,以体现科技感与时尚感。
通过货,人,场这三个核心要素发散开来,基本上一次大会的基本要素都齐了,接下来就是通过优异执行来保证活动的顺利举办了。
一般可以根据活动筹备工作模块将工作分为几大组别:
按照时间线,活动前期,中期,现场,后期几个节点将工作进行拆分,具体到每周每天,并且每天通过teamshare变更工作进度,让所有人知悉筹备工作的进展,以及可能发生的变化,让全员具有Plan
A与Plan B的意识。
作为活动策划人员,缜密的逻辑思维,全局把控,细节把握,风险管控意识都非常重要,才能有效助力产品传播与销售。
本文由 @柳絮飞舞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