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青年人晚上8点以后还点外卖到办公室,说明这些青年人在加班加点地工作,是对自我理想的坚持。's“佛教青年”抛弃了非理性的争论,比如食物的味道可以“佛教化”,居住条件可以“佛教化”,交通工具可以“佛教化”。他们摆脱外物的干扰,坚定心中的目标,为理想不懈努力。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洪流中,其二,青年人积极创业,47%的青年人以“奋斗”为时代关键词,也可以说明当代青年具备的创新创业、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直面创业的艰辛,懂得优化整合自己拥有的或通过努力可以拥有的资源,努力创造更大的经济或社会价值。
当然,也有很多年轻人“厌倦了变老”“迷失了”,因此被贴上了负面形象的标签。我觉得这是对年轻人的偏见,也会挫伤他们的奋斗热情。
青年是支撑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时代接班人。我们应该积极包容地对待他们。社会需要理性思考,客观评价年轻人,给年轻人更多的包容和鼓励;年轻人自己也要树立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努力进取,成为时代的责任和未来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