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很多乡村老师,一步一步重复着日常的工作:备课、上课、下课。日复一日,他们成为真正的老师。久而久之,对教育的热情就耗尽了。
有一天,我偶尔回想起当初的教育理想,当我追求教育的时候,我会后悔。我也是,在教育上走了很多弯路。幸运的是,现在我有了自己的方向,我正在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前进。
因此,我认为一个教师要想获得专业发展,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方向。
我一直很佩服关建刚先生。我之所以这么佩服他,是因为他真的是一个“把一手烂牌打成一手好牌”的名师。
“一年大病,两年疗养,三年创业,八年小村。”这是关建刚在每本书里都会提到的早期教育经历。我们看到他原来的成长环境不好,平台不高。正常情况下,他只是一个普通人,甚至不是一个合格的小学老师。但从1998年开始,他开始安心当老师。十年后,他成为一名特级教师,在作文教学改革中发挥了自己的特色。换句话说,他的成功是从找到自己的方向开始的。
作为老师,我们不必在课堂上关注成功。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看自己,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比如你擅长什么,有什么兴趣和特长,有哪些领域有可能取得突破和发展?理解这个问题,找准一个点,朝着这个方向不断挖掘,这样才能打开你的成功之路。
#很多时候,人不成功,不一定是因为不够努力,而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选错了方向。俗话说,如果你做了错误的选择,你的努力将是徒劳的。
找到正确的方向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找到一条脱离世俗的路。
目前我们很多老师刚毕业的时候都充满了激情。通过自己的努力,他们自然成为从成绩优秀的新老师到学校栋梁的中坚力量。当然,也有一些佛教教师,他们不为之奋斗,逐渐成为平庸的教师,但无论是骨干教师还是平庸的教师,最终的结局大多是一样的。——-教学被视为支持家庭的职业。
然而,关建刚先生没有。在决定自己的方向时,他强迫自己每天晚上坐在电脑前,坚持教育写作,用笔墨记录下一天中的烦恼和快乐,反思课堂内外的每一个细节,捕捉与教育相关的生活点滴。我花了十年磨一剑才获得了自己的成功。
老师总是说我环境不好,没有好的平台,没有时间.但关老师的经历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只要我们愿意成长,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路,而这条路就是你成长的方向。
优秀的教师绝不是天生的,一个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找到正确的方向,开始行动,不以任何理由停止追求,是教师成长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