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育办公室#
前段时间,在我们两个宝宝的影响下,我们家又迎来了一位新成员——一只黄白色皮毛,圆圆的黑眼睛的小兔子。它很可爱,但也很调皮,跑着跳着就追不上了。
我一直认为兔子应该住在笼子里,因为我害怕到处便便。耶戈的吃喝都在那个小空间里。偶尔我们伸手进去摸摸它的小脑袋,它也显得很享受。
没多久,小兔子就被喂胖了。但放学后,他喜欢啃笼子的门,虽然笼子里挂着一串细枝磨牙。兔子不停的啃啊啃,最后门上的两根铁条被咬断了,缺了两个大豁口,出不去豁口,就一直啃~
我每天都很害怕,害怕它会跳出来到处咬(因为我对动物毛发过敏,所以有点怕毛茸茸的动物,但是为了孩子,我家里还是养兔子的,只是圈养。
有一天,小儿子把手伸进笼子里,摸着兔子的头对我说:“妈妈,兔子好可怜,天天被关起来。请让它玩一会儿!”。
可是好家伙,我把兔笼门上的锁拆了,把阳台上的花盆搬到高处,让它们在阳台上跑跳。
不可避免的,阳台会更乱,但我更惊讶的发现,没有这扇门,兔子每天都会出去散步,有时会跳上笼子,有时会钻到小椅子下面,但它想便便的时候会回到它尿壶上的笼子里,想吃东西的时候会回到笼子里的小盒子里,休息睡觉的时候也会回到笼子里。
所以,我只要关上阳台门,给兔子一点活动的空间,它就会把自己安排的清清楚楚。现在我只需要在早上打扫它的小房子一次。我们去阳台,它就跳过去闻闻。
囚禁时咬门的恐惧已经被这种小小的温暖和幸运的心情所取代。
连小兔子都这样,何况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孩子有自己的思维,想要自己的空间和一点自由。多正常的事啊!
如果我们一直把孩子“关”起来,他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从这个被禁锢的牢笼中挣脱出来。当他的情绪和我们对抗的时候,我们说再多其他的理由都没有用,他已经关闭了和我们沟通的渠道。如果我们打开一扇门,给他一定范围的自由,他们的表现会怎么样?他们必须积极,更有规律,他们可以自己做决定。这种成就感会给他在学习、生活甚至性格上带来超乎寻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