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跑外卖一年赚20万,普通人去上海干什么挣钱知乎 上海跑外卖一年赚20万,普通人去上海干什么挣钱知乎
创始人
2025-06-12 12:16:26
0

分娩前,毕业于河南大学的宸妃在一家体育赛事公司工作,出差到世界各地,月收入过万。2月份的工资还没有结算,3、4、5月份的基本工资只有2480元。为了生存,宸妃最终选择了自由时间更多的后者,成为了数十万新的外卖骑手之一。

从“神奇之都”上海一个月收入一万元的年轻白领,到一个年轻的外卖哥,整整过了一个月。

因为上下楼梯频率高,膝关节受损。在兼职分娩的第25天,宸妃(化名)的右膝开始罢工。当他开始走路时,他一瘸一拐的。无奈之下,他被迫在家休息了4天。“做体力活的坏处之一就是一旦受伤,就没钱了。”宸妃有点难过。

送外卖前,毕业于河南大学的陈飞,在一家体育赛事活动公司工作,天南地北地出差,月入过万。受疫情影响,早在2月下旬,陈飞就接到通知,公司将复工时间推迟到6月份。

“以后马拉松、体育等大型赛事就不恢复了。”3月31日,国家体育总局发文,给整个行业泼了一盆冷水。

“地震来了,我们怎么保证房子不会倒塌?"宸妃非常清楚,该行业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2月28日,2月份的工资还没着落,3、4、5月仅有2480元的底薪,如何负担每月在上海3500元的开销?从河南老家回到宸妃,在隔离14天后,他开始准备做点什么。

疫情期间,受隔离政策影响,没有接触服务的外卖行业先受益,深入城市毛细血管的外卖兄弟被赋予更多责任,需求大幅上升。数据显示,1月20日至3月30日,在美团平台新注册并有收入的新增骑手45.78万人;根据支付宝3月20日的数据,已招募14.2万名骑手。

3月20日,在比较了快递员和外卖员的优劣后,陈飞最终选择了时间更加自由的后者,成了几十万新增外卖骑手中的一员。

从月收入过万的白领,到走街串巷的外卖,第一关其实是自己心里的门槛。宸妃不打算告诉同事、朋友,甚至父母“农村街坊邻里的关系,我怕父母解释不清楚,让他们没有面子。”

身份的改变带来的巨大差距是通过外界知道的。有一次,宸妃来到公司老板住的社区送食物。门卫训斥他违规电动车,被要求罚款200元。“居高临下的态度特别明显。”。想起以前他来接老板的时候,门卫以老板的态度对待他,宸妃不可避免的失落了。

交货后一个月,宸妃在上海的小巷里,与复杂的地形竞争,在路上,与红灯的电池竞争,更重要的是,他在与自己竞争。失业的头两周,宸妃陷入了情感黑洞,自闭而孤独,独自呆在狭小的出租屋里,整天胡思乱想,却对现实感到无能为力。

“开始让自己忙起来之后,心情好了很多。”宸妃说。

以下是宸妃的自我报告:

6月前复工无望。楼主答应减租,忏悔。他送了一份买回家的外卖,不敢告诉村里的父母

2月6日,我准备从河南老家回上海。

不过,雪下得太大了,被困在村里三周后,2月28日才回到上海。2月17号公司通知我们2月27日复工,几天后又改为3月10号,不久又通知6月前复不了工


我所在的公司主要从事体育赛事活动的组织和运营,比如全国各地大型的马拉松比赛、跑步比赛等。现在疫情防控的形势下,这种大量聚集性的活动,可以说是丝毫没有复工迹象。公司的项目都延迟到了下半年。为了过冬,公司现在采取的是休眠政策,就是人不复工,只发基本工资。


正常情况下,春季和秋季是体育赛事活动的旺季,原本我现在应该会非常忙。因为活动多在外地,我甚至曾连续50天出差,而且没有休息。现在想想,那种忙碌的日子,还是挺幸福的。


收到6月份之前不能复工的通知后,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开源节流。第一时间,我就把自己的情况告诉了上海的房东,房东表示理解,愿意降租700元,从每月1500元降至800元。原本我是计划继续待在家里,因为房东答应降租,就意味着生活成本降了不少,于是决定回到上海。但我没想到,回来后,房东又不愿意降租了。我能有什么办法呢?不降就不降吧。


没多久,房东就来找我唠嗑,告诉我,隔壁的租客房租还没交,人就跑了。那个租客其实也挺惨的,在酒店行业上班,估计也没复工。房东一直催着他交房租,催着催着,他把东西收拾好就消失了。


现在公司2月份的工资还没有着落,3、4、5月份只有2480元/月的底薪。我有一定的积蓄,即便这段时间不工作,也能生活下去。但是没有这3个月的工资,我的购房计划就不得不延期了。年前,我在老家看好了一套房,首付在30万-35万元之间,就差这几个月的工资凑个首付。


买房,是我一定要迈出的一步,退一步说,即便这几个月收入受到影响,我可能也会换一个首付没那么高的。这对我来说,就相当于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


因为这笔钱,是打算用来买房的,我根本没想着要去动它。现在,我每月的生活成本在3500元左右,包括1500元的房租和2000元左右的生活费。待业期间,只有2480元的底薪,对我来说,确实有不小的生存压力。我并不打算让自己闲着。


因为和公司还有劳动合同,如果太过于正式的工作,需要的手续也比较麻烦,所以我就优先考虑滴滴、快递、外卖这些行业。


完成14天隔离后,一开始,我去了附近的快递站点面试,他们要求每天早上6点半去站点理货,干完一天的活,也就到晚上六七点了,而且要求一个月无休。因为是兼职,我还是想拥有自己的时间,可以去看书,或者做其他的事情。比较之下,时间比较自由的外卖就成了我的首选,而且赚的钱可以很快在支付宝提现。


从月入过万的白领,到送外卖,这种身份的转变带来的落差感,我自己其实觉得还好。事实上,快递员、外卖员等的工资收入并不低,甚至比一些白领还高。但一开始,我没有告诉父母,怕父母跟农村的街坊邻居解释不清楚,让他们丢脸。不过,父母最近还是知道了,他们给我发来短信,担心我太辛苦。


4月15日,我把送外卖受伤的视频在某短视频APP发出去后,就在村里火了。我一开始没有意识到短视频APP的推荐机制,但现在也无所谓了。我现在比较担心大学同学知道我在送外卖,就是会很尴尬吧!有一次在短视频APP直播的时候,有人冲进直播间,叫了我大学时期的外号,当时我尴尬得说不出话来。


送外卖的第19天,1天跑了15小时、接了47单、赚了300元,我给自己买了1瓶可乐庆祝


我接到的第一单外卖,是系统派送的没人要的订单。目的地在浦东周浦方向,距我13公里,单价14.7元。当时挺兴奋的,因为当天我中午就出工了,但因为层级比较低,一直抢不上订单。我花了40多分钟送完这一单,觉得挺值得的。


这个客人很奇怪,点了一家13公里外的便利店的外卖。我一开始很不理解,实际上,在上海,出了小区,500米的范围内,肯定能找到一家便利店。后来,我又接到了几单类似的订单,也就慢慢理解了。现在的人真的太懒了,连店铺离自己多远也懒得看,只看推荐就下单了。


刚开始送外卖的时候,我经常超时,这是因为租来的电动车,只有一块电瓶,常常骑到半路就没电了。有一次,距离目的地还有5公里,电动车却没电了,情急之下,我赶紧把车停靠在路边,找了一辆共享单车,蹬了5公里。我发现我骑得再快,还是没有电动车快,所以最终超时了半个小时左右。平台有规定,超时10-20分钟扣多少钱,超时20分钟以上扣多少钱。这一单就基本白跑了。


慢慢的,我决定升级现有的装备,又去新租了一组电瓶,这样可以保证车子可以全天跑。之前的话,每天到了下午3点左右,就不得不把车骑回来充电,一耽误,几个小时就过去了。


其实,送外卖最难的不是在路上,而是找顾客的家。因为很多小区的标识都不是很清楚,有些地方甚至没有门牌号,到了晚上,光线就更暗了,有时连路都看不清楚,我就又给自己配了手电筒,还给电动车装了导航架。总之,各方面都进行了升级。


我的目标是一天能跑到300元,实现这个目标,花了19天的时间。结束的时候,为了庆祝突破300元大关,我给自己买了一瓶可乐,打了一个很欢乐的嗝。


这一天,我早上7点多就出门了,工作时长得有15个小时左右,总共接了47单。这当然和我对送外卖的活越来越熟悉有关。截至4月18日,靠送外卖,我已经挣了2000多元。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送外卖这种累,还是可以接受的。不过,送外卖对体力消耗特别大,送到最后,我已经累到连把车扶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刚开始那几天,回到家已经没有力气洗澡了,洗完脚,倒头就能睡着,而且睡得特别死。


其实频繁下楼梯对膝盖的损伤特别大,4月15日,我的右膝盖开始疼,连下床都困难。这也让我意识到,我的身体可能还没适应外卖员的工作。在家休息的这几天,我其实挺难受的,因为意识到对靠出卖力气来赚钱的人来说,一停工就意味着没钱赚。


这期间,我也不敢随便花钱,尽量控制自己的开销,有时候,一天的生活费甚至连7块都不到。出去吃饭已经被取消了,都在家自己做,早上一包奶配一碗燕麦就OK了,以前午饭我喜欢吃泡面,直到我发现挂面更便宜的时候,就开始吃挂面了。因为养成了晚上跑步的习惯,所以晚上并不怎么进食。


我其实没有想过自己的生活很苦,但是你提到了,我就觉得挺苦的。其实也还好。毕业后,不管工作怎么变化,生活上,我都安排得很简单,周末去图书馆看会儿书,或者去公园跑步。吃的也很简单,因为我以前特别胖,我要减少食物热量的摄入量,保持体重,而且也比较便宜。


不过,我最近也有一笔比较大的开销——朋友过生日,一开始我没打算去,但他坚持要我去。花了200多块钱给他买了生日礼物,晚上回家,又花了几十块钱打车。想想还是有点心疼。


疫情期间在家待的时间比较长,父母几乎每天催婚一次。我今年29岁,这是我第一次明显感到,还没有结婚带给他们的负担和焦虑。差一点,我就妥协了,告诉自己就这样吧,随便找个人结婚算了,但一些事情的发生,又迫使我改变了这样的想法。我觉得还是要找一个聊得来的人。短期内的凑合或许还可以,但是一辈子太长了,我不敢想象。


送外卖之前我就在玩短视频,送外卖后,我就把经历发在短视频APP上,到现在积累了2.4万的粉丝。我觉得网络真的很奇妙,虽然开直播没赚到什么钱,但是让我和很多人产生了联系,也让我获得了很多信息,甚至有发来工作邀请的。


大概一月前,有一个女孩在短视频APP里跟我联系上,我们互相加了微信,她可能对我送外卖比较感兴趣。我们还没有线下见面,但有很多话题可以聊。总之,跨出送外卖这一步,包括在短视频APP做直播,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安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福州这些“第一”,你都知道吗? 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创下众多“第一”的纪录全省第一座三层互通式蝶形立交桥全省第一条仿古商业街“闽江第...
闽清中秋国庆将推出“诚意满满的... 福州新闻网9月17日讯(记者 谢敏/文 闽清县融媒体中心/图)记者从“福满金秋 遇见福州遇见你”福州...
网安周里话反诈!闽清“阳光下的...   为深入推进反诈宣传工作,构建全民反诈新格局,9月15日晚,由闽清县委宣传部(县委网信办)、县委政...
今起公示!福建省重点建设优胜项... 最新!福建省发改委网站公示拟推荐2022—2024年省政府表彰的省重点建设优胜项目、建设功臣和先进工...
“48小时后你将被逮捕!” 近日,福清警方成功止付一起“跨国婚恋+冒充公检法”复合型诈骗。 避免群众遭受经济损失。当天上午,福...
福建三明一中学强制女生剪“斜面... 17日,福建三明有中学生发帖称,所在学校新学期针对女生发型问题出台新规,要求女生留标准短发且后脑勺须...
远视储备减少,近视风险增加!这... 2025年9月是第11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主题为“保护儿童远视储备量,预防和减少近视发生”...
铁路、地铁、飞机如何高效换乘?... 滨海快线作为连接福州中心城区 与福州新区的快速轨道交通干线 衔接铁路福州火车站、 铁路长乐站及...
收藏!滨海快线主要站点换乘、出... 滨海快线开通在即! 这条福州轨道交通的“大动脉” 不仅轻松串联起榕城核心交通枢纽 同时还可实现...
2025世界航海装备大会,向全... 17日,2025世界航海装备大会招商路演活动暨科技成果产业供需对接会第三站来到南通,一起去现场看看吧...
潘全胜任漳州市委常委 漳州市人民政府网站近日更新显示,潘全胜已任漳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工作分工为援疆。
女子误碰“化骨水”身亡,专家:... 近日,杭州一女子外出时,不慎踩中废弃氢氟酸,导致双脚被灼伤,当场便无法行走;送医后,被确诊为氢氟酸中...
今年第17号台风“米娜”即将生... 注意!注意!今年第17号台风“米娜”即将生成!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菲律宾附近的热带低压的中心17日...
演员王耀庆期待与您相聚有福之州...   丝路通天下,光影耀闽都。第十二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将于9月22日一26日在福州举行。演员王耀庆,...
今起连续三天,三场重要发布会 据国新网发布,今起连续三天,国新办将举办三场重要发布会。 2025年9月17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福智巡”低空综合系列产品亮相... 随着无人机从楼顶的智能机场缓缓起飞,它巡飞所到之处,无论是交通事故、突发火灾等应急现场,还是车辆违停...
谨防“秋老虎”伤人 可操作实用... 记者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9月16日下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由于今年立秋与三伏重叠,天气湿热交替、...
新台风即将生成!福州降温! 第17号台风即将生成! 中央气象台9月17日6时发布热带低压预报: 菲律宾附近的热带低压已于9月...
柯克枪杀案嫌疑人被控严重谋杀罪... 美国犹他州犹他县检察官16日对涉嫌枪杀知名保守派活动人士查理·柯克的嫌疑人泰勒·鲁滨逊正式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