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冬至,这个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节气,悄然来临。它不仅是阴阳转换的关键节点,更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时节。在中华传统养生智慧里,“五谷为养” 占据着核心地位,此时以五谷调养身体,能为我们抵御寒冬、迎接新春筑牢根基。
冬至之际,气温骤降,人体需要更多的能量来抵御寒冷。糯米性温,恰似冬日里的暖阳,能够温暖脾胃,为身体提供充足的动力。一碗热气腾腾的糯米粥,或是软糯香甜的糯米团子,入口即化,那黏糯的口感仿佛将家人之间的情感紧紧相连。糯米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在冬至食用,寓意着生活富足、家庭团圆,如同糯米的紧密黏合,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共度寒冬。
小米素有 “五谷之首” 的美誉,营养价值极高,是滋养气血的佳品。冬至时节,人体新陈代谢相对减缓,小米的温和滋养正能为身体注入活力。熬制一锅小米粥,那细腻的口感,浓郁的米香,让人回味无穷。小米中丰富的维生素 B1 等营养成分,有助于调节神经系统,增强免疫力。早晨喝上一碗香浓的小米粥,开启温暖活力的一天;晚上睡前食用,可助眠安神,让身心在寒冷冬夜得到充分休息与恢复。
黑豆,色黑入肾,被视为 “肾之谷”。在冬至,是补肾养生的理想食材。随着年龄的增长,肾脏功能逐渐衰退,而冬至恰是调养肾脏的好时机。黑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 E 等营养成分,具有补肾益精、乌发明目、预防衰老的作用。可以将黑豆与其他食材搭配炖汤,或者制成黑豆豆浆,口感醇厚。
玉米,颗粒饱满,穗穗相连,仿佛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福泽串串。其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健脾开胃,促进消化。冬至时节,人们的饮食往往较为丰盛,容易加重肠胃负担,玉米的出现则能有效缓解这一问题。煮玉米的清香四溢,或者将玉米研磨成粉制作成玉米糊、玉米饼等美食,既美味可口,又能为身体提供丰富的营养。
冬至到,寒意浓,让我们以五谷杂粮为食材,烹饪出美味又滋补的佳肴,在这个节气里呵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愿大家都能度过一个温暖、健康的冬至!
上一篇:闫会宁医生:非淋是性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