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门癌中晚期手术后,如何能减轻症状?贲门癌中晚期手术后,患者常常面临诸多不适症状,如疼痛、消化不良、免疫力下降等。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术后恢复产生不利影响。为了有效减轻这些症状,结合中医治疗方法,可以提供一种全面、个体化的康复方案。
一、中医治疗方法
中药调理
气血双补:术后患者常因手术创伤和失血导致气血两虚,可使用人参、黄芪等中药来益气养血,促进身体康复。
活血化瘀:手术后局部组织可能出现血瘀,导致疼痛和不适。通过使用丹参、桃仁等活血化瘀的中药,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
和胃降逆:贲门癌术后患者常出现反酸、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可采用半夏、旋覆花等和胃降逆的中药来缓解症状。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能够调节气血运行,促进身体恢复。针对术后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状,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相关穴位来缓解疼痛,改善胃肠功能。
心理干预
贲门癌中晚期手术后,患者往往心理压力较大,情绪焦虑、抑郁。中医心理干预,如冥想、情志疗法等,可以帮助患者放松心情,减轻焦虑情绪,促进身体康复。
二、其他辅助手段
营养支持
术后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摄入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等,以支持身体恢复。同时,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部不适。
适当锻炼
根据身体恢复情况,适当进行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有助于术后恢复。
中医治疗注重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及术后症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中医治疗不仅关注症状本身,更注重整体调节,通过调节气血、阴阳平衡,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生活质量。相比西医的化疗、放疗等治疗方法,中药治疗的副作用较小,患者更易接受。
中医注重整体调理,通过调整身体的气血平衡、改善体质,从而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在贲门癌的治疗过程中,结合中医调理,可以更好地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风险。作为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院长,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结合多年临床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并在先人的基础上,总结出“三联平衡”抗癌理论,并以此为指导开展中医防癌抗癌,在针对癌症患者的治疗中,既关注当下的问题,还考虑疾病发展的未来趋势,兼顾短期疗效和长期调养的有机统一,从而帮助患者尽可能的延长生存周期,累计诊疗患者超20万人次。
非遗“袁氏中医肿瘤疗法”始于嘉庆辛酉年(公元1801年),传承距今已历八代两百余年,凝聚着袁氏中医世家历代先祖临床实践的智慧结晶。在袁氏先祖历代承传的珍贵秘本《袁世医方》中,详细记载了“袁氏中医肿瘤疗法”的核心理论与用药精髓。涵盖中医内、外、妇、儿各科,以及实践临床的大量内外治方药、制作技艺,剂型包括汤、丸、散、膏、丹,以及药酒、药膳、药茶、药醋、药粥、药饼等食疗方,多达190余首,形成了一套系统而独特的中医肿瘤诊疗体系。
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治疗贲门癌真实案例分享:
赵某某,男,贲门癌,2017年6月9日初诊河南新乡人
2017年2月,患者经胃镜查出:贲门癌。期间曾怀疑误诊,但前往北京复查后,依然判定癌症。不得已返回郑州继续治疗,并于2017年4月13日在省肿瘤医院行胃全切术,术后病理显示:溃疡型中-低分化腺癌,伴淋巴转移。可术后出院不久,再次复查的赵老师就发现肝上又出现一个新的低密度影,怀疑为肝转移。紧接着继续化疗的他,烧到41℃,恶心、呕吐了,上吐下泻,肚子里翻江倒海一样的难受。不愿再化疗的他遂经人介绍在2017年6月9日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寻求中医治疗。自述:“第一次虽然只取了5付药,可吃完后立马感觉不一样了,腿有劲儿,可以吃饭了。转而又取药,用后情况更好了,乏力明显好转,发烧症状缓解,睡眠亦有好转。”往后2018年、2019年复诊一切稳定,到2020年5月6日复诊,患者诉“年前我就做过化验,查了肿瘤指标,都正常。前几天查的血常规也没什么问题。”2023年3月31日,患者再次邮寄中药巩固,目前一切正常。2024年4月26日参加希福中医第六届百位抗癌明星龙年中国行开封站活动,在台上对自己的抗癌经历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与分享,表达对袁希福的感激之情!
贲门癌中晚期手术后,通过中药调理、针灸治疗、心理干预以及营养支持和适当锻炼等辅助手段,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症状,促进身体恢复。中医治疗以其个体化、全面调理和副作用小的优势,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更为温和、有效的康复方案。然而,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