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女士在郑州市七院就诊时突然晕倒在电梯间,家属一声惊呼,其他路人赶紧帮忙停住电梯,医护人员火速冲进电梯间,第一时间开始心肺复苏......
据了解,今年48岁的郑女士曾被确诊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阵发性心房颤动、高血压病”,虽用药,但胸闷症状仍时常反复。
此次突发晕厥,所幸救治及时,心电图结果显示其心电节奏紊乱,是心律失常表现。
医护人员迅速进行电除颤,使患者恢复正常心律,同时完成气管插管,虽血压、心电恢复良好,但意识还未恢复并未脱离生命危险。
考虑到郑女士病情的复杂和严重性,该院副院长赵育洁组织心肌病多学科(MDT)团队针对其病情进行深入讨论。
经过医院心内科综合评估,郑女士5年猝死风险评分为12.71%,这表明她的心源性猝死风险已然恶化至高危组(>6%为高危),是高危基线水平的2倍之多,意味着高死亡率。
团队专家经过综合评估确定手术方案,先进行皮下ICD(S-ICD)植入术,择期再进行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PIMSRA/Liwen消融术。
“植入S-ICD是为了在关键时候救患者一命,但只要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在,危险就不会消失。”经过一段时间后,赵育洁又带领心肌病MDT团队为郑女士实施第二次手术——经皮心肌内室间隔消融术(PIMSRA/Liwen)。
在多学科配合下,郑女士第二次手术很顺利。目前,已康复出院。
赵育洁表示,目前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的治疗手段多样,既往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酒精化学消融治疗、经皮室间隔心内膜射频消融治疗。
其中药物治疗存在局限性,外科手术创伤较大,酒精化学消融(ASA)治疗有条件限制。因此,超声引导下经皮心肌内室间隔消融术(PIMSRA/Liwen术式)的问世,开启了HOCM治疗新时代。
两年来,经过对医院Liwen术后肥厚型心肌病病友的随访,发现患者术后病情稳定,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李淑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