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学习与工作的压力几乎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尤其是教师这一职业。他们不仅要应对来自学生、家长和同事的期望,还有自身的工作负担与心理压力。那么,班主任再忙,也绝不能忽视自己的心理健康!这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如何能够有效减压,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呢?
在九江市,最近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师放压力·为心赋能”的班主任心理健康沙龙活动。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关爱班主任群体,帮助他们缓解工作上的压力,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并提升识别和干预学生心理危机的能力。这场活动吸引了来自多个学校的85位班主任,分享与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大家都积极参与,交流各自的经历与感受。
心理健康沙龙的讲师是倪竞博士,她以幽默的方式揭开了班主任面临的工作压力,包括来自教学任务、班级管理及学生心理问题等多方面的挑战。同时,倪博士针对这些压力源提供了两大管理策略:情绪应对和问题应对。如何应对这些压力成了活动的重点。
为了帮助老师们更好地管理情绪,倪博士介绍了冥想、心理调适、运动锻炼等方法,并结合ABC理论(即情境-情绪-行为)进行详细讲解。这些方法不仅有利于缓解压力,还能帮助班主任们调整认知,提高对否定情绪的抵抗力。通过现场指导,老师们还体验了一次冥想,许多人表示,这种放松方式让他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宁静与平和。
而对很多教师来说,除了工作压力外,他们还需面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倪博士强调,教师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心理发展。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只有当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更有效地支持和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科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理健康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的工作表现,还能促进整个教育环境的健康发展。因此,九江市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表示将继续致力于为教师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培训,确保班主任在高压工作中能够有效释放压力,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无论是通过活动还是日常关怀,班主任的心理健康始终应该在教育工作中占据重要位置。作为教师,如果你也感受到了心理压力,不妨试试冥想、运动和调整认知这些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减压方式,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让每一天的教育教学更有热情与活力。在这个过程中,记得关注身边同事的心理状态,互相支持,共同营造一个温暖而健康的教育环境。